数年前,我在NuForce刚引进不久之时,便有机会藉评论之便把NuForce R9后级带回家,实际就自己的系统搭配聆听。其间用R9搭了不少器材,着实觉得很棒,而且非常符合我的器材与聆听喜好,就当机立断买了一对做为音响评论的参考器材。后来R9推出V2版,我当然也跟着回厂升级,声音进步幅度还真不小,接着更进一步得知负责操刀V2版的是一位台湾工程师,也就是目前担任NuForce技术长的袁大伦先生。藉由此次机会,我们请他来跟大家谈谈,NuForce的D类放大技术到底有何奥妙?为何能频频获奖,备受肯定?
IC设计出身
袁大伦是技术底子出身,本身学的是电机,过去主要的工作是IC设计,主力在于S-RAM的研究与开发。看起来好像跟音响毫无关连,那可不尽然。袁大伦过去的工作的确跟音响无关,但他非常熟悉晶体的运作,除此之外,他在学生时期就开始玩真空管扩大机,当时还曾帮「现代音响」杂志撰稿,做过评论及技术分析。据袁大伦表示,在那个年头,可以参考的真空管书籍实在不多,也没有很正式的音响电路资料,可以找到的都只符合老式零件的规格,用现代数值的零件照着装通常都会挂,所以那时他只能自己摸索、实验,自己找答桉,这种方式唯一的好处是进步很快,也让他非常瞭解类比放大电路的运作方式。
让人惊豔的新式D类放大
说到袁大伦与NuForce结识的过程,还有一段有趣的过往。1994年袁大伦在美国的研究所毕业,进入MOTOROLA工作,参与非常先进的S-RAM研究。1997年离开MOTOROLA,到了加州硅谷,从事的仍然是S-RAM设计,这样又做了6年多。到了加州之后,比较容易去到拉斯维加斯,所以袁大伦每年都会去看CES展。在1998年,袁大伦在CES遇到一个叫Casey的人(就是后来NuForce的创始人之一),他也在硅谷工作。这Casey玩音响玩得很疯,全盛时期有超过10部LP唱盘,什麽名盘都有,还不只一部。袁大伦在CES跟Casey一聊之下很投缘,而且之后每次去CES都会遇到他,算是蛮有缘的。
NuForce IA-7 V2综合扩大机。在饼乾盒大小的机箱中,蕴藏100瓦/8欧姆功率,对于大多数喇叭均游刃有馀。
2004年袁大伦回台湾工作,跟Casey就没联络了。2005年的某一天,袁大伦在朋友家听到NuForce的第一部后级,当下就觉得这机器相当厉害。原来那次袁大伦还带了一部他自己设计的45真空管后级,功率只有1.5瓦,而那部NuForce有100瓦,驱动一对大型号角喇叭。比拼之下,他的45管机居然只赢了一些些,而且两者的安静程度相当,从此改变了袁大伦对晶体机的态度。
大有可为的晶体放大
回想起那天,带NuForce来的人正是袁大伦的大学同窗吴先生(也就是NuForce的前一任台湾总代理),于是袁大伦问起NuForce,得知是一位硅谷的Casey所创设的公司。「我也认识一个在硅谷的Casey啊!」,袁大伦心想。后经联繫,竟然就是同一位Casey,他并问袁大伦有没有兴趣加入。半年后的2006年,袁大伦正式加入NuForce,并担任技术长一职。
袁大伦放弃电子业的工作,投入新兴的D类放大领域不是没有原因的。事实上,他过去在写杂志的时候,也曾评论过多部铭机,他都一一打开来观察,发现许多厂家都有自己的不传之密,而且晶体机的电路秘技又比管机多了许多。袁大伦本来就是晶体电路的大高手,后来他又听了NuForce的D类放大电路,惊豔之馀,更加坚定了晶体放大电路大有可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