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盘的工作不仅要提供唱片准确稳定的转速,并且还要支持唱臂与唱头循迹,唱臂的性能受到唱盘的限制,实际上唱盘唱臂和唱头是三件不可分离的东西,因为当你想测试其中一样的性能时必须与其他两样一同工作。今日传统式唱盘主要分胶带驱动和直接驱动两种设计,它们各有自己的优点,如果设计和制造精确,带动和直驱唱盘都能达成理想的工作。
70-80年代,直驱唱盘虽然流行,但并未影响高级带动唱盘的地位,如今许多声誉昭著的带动唱盘仍受到发烧友的热爱,事实上带动唱盘可以做到最佳的避震效果,尤其是越来越流行的副底座(Subchassis)悬挂设计特别令人满意,副底座是一块用弹簧支持的悬浮式板,弹簧安装在唱盘主座上,由于转盘和唱盘都安装在副底座上而马达则装在主座上,马达与转盘之间用胶带环套,因此有效地隔离了马达振荡,同时副底座也可以避免受外来的机械振荡和音波振荡影响,对重播音质的清晰度可以明显改善。目前不少采用副底座的带动唱盘为三点式弹簧悬挂设计,但是单用垂直弹簧支持副底座还会发生摇摆,为了进一步稳定唱针循迹,有些唱盘还采用了水平弹簧悬挂系统。
为了要保持唱针准确循迹,唱臂的轴承必须稳定和摩擦力低,此外唱盘的轴承也一样重要,在转动时一定要十分顺滑,绝不能产生任何振荡,摩擦力也需要尽量减少,带动唱盘可以用较重的转盘增加转动的惯性来达成持续速度稳定效果,直驱唱盘的转盘直接安装在马达轴上,用石英锁或其他侍服系统控制速度的准确,直驱唱盘只能*避震脚隔离外来的振荡,因为马达与转盘直接耦合在一起,如果马达工作不够顺滑宁静必然影响转盘和唱针循迹,幸而直驱马达转速很慢,但仍然有超低频振荡问题,一般直驱唱盘为了减轻马达的负荷,所用的转盘重量较轻,虽然用电子化控速,从测量数值来看似乎甚佳,但用轻转盘因惯性动力少,会产生动态扭力变化问题,并且也容易在转盘和唱臂上产生谐振,这就是许多轻型直驱唱盘音质欠清晰的原因。
唱针在唱片上循迹时每平方寸面积上的压力高达三百吨,因此经过高电平讯号刻纹时,唱针与片纹的磨擦力增加可能将转速拖慢,这种现象在轻转盘上最明显,如果采用重型转盘由于惯性作用可以矫正速度变化保持转速持续稳定,使抖摆率减少,所以高价的发烧级唱盘多数均采用重唱盘的设计。
唱头与唱臂配合需要注意低频谐振点
唱针装在针杆上,针杆与唱头内有弹性的物质连接,这个弹性的大小即为唱头的柔顺度,唱臂质量轻重与唱头柔顺度高低配合会产生不同的低频谐振点,如果唱头与唱臂的谐振频率在耳闻范围以内就会对唱头的输出频应有很明显的影响,谐振频率导致唱头输出频率范围中在某几点特别增强,例如在极低的耳闻频率中谐振增加了唱针活动幅度,在最高的耳闻频率中则使唱针的振动速度提高,这都影响到唱头的循迹性和音质。
如果唱头和唱臂配合所产生的谐振低于耳闻频率范围和高于弯曲或偏心唱片产生的超低频,就可以避免影响循迹,唱头的输出也可以更平直,理想的谐振频率应在10Hz附近,不宜低于7Hz或高于15Hz,这个谐振频率是由唱头柔顺度与唱臂质量的配合决定。一般而言,高柔顺度唱头应配轻质量唱臂,低柔顺度唱头宜配重质量唱臂,唱头的柔顺度在说明书规格上可以找到,唱臂质量虽然在规格上不常注明,但凭唱臂的形状与结构可以估计,通常直线形唱臂和唱管较细的一类多属于轻质量唱臂,有些臂管用碳纤维或聚合石墨等原材料制造更能减轻质量,S形唱臂的质量多数会比直线形唱臂重,当然也有些例外的情形,总之,如果唱臂的质量集中在接近轴承部分它的有效质量一定较轻,一般唱臂为了配合唱头柔顺度的提高都趋向减轻质量设计。
唱臂循迹误差应小心调至最低
固定框轴的唱臂因为活动是弧线性,所以不可以在整个唱片纹范围保持无轨误差,不过只要唱头的位置适合与唱臂补角正确,就可以将轨误减至最小,调校轨误需要用一种简单的测量器,价钱不贵,HiFi迷不可缺少,如果在距离唱片中心二寸半位置将轨误角调到接近零,在片纹的其他部分轨误亦不会太大,假如不超过2度是不易听出循迹误差失真,唱臂的有效长度减少轨误,但却增加了唱臂质量,现在多数唱臂的有效长度为9寸左右,很少有超过12寸的设计。
唱臂向心力需要偏压补偿
弧线循迹唱臂的另一个问题是会产生向唱片中心活动的趋势,称之为向必力,唱臂上心须装置偏压补偿,调准后才可保持唱针对两边音槽有均衡的针压,由于唱臂向唱片中心活动时向心力逐渐改变,所以唱臂的偏压补偿也需要随着唱臂活动位置而改变,目前的设计不外三种,包括静态,动态和磁抗原理,只要设计和调校准确,均可达成正确的补偿效果。
直线循迹唱臂理论上可以达成无轨误的循迹,实际上今日最精密的直线循迹仍然会有0.2度左右的轨误,当然这样小的误差是可以忽略,直线循迹唱臂一般都采用光电感应伺服系统控制用马达驱动唱臂活动与唱针在片纹中活动速度同步,光电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当唱臂无片纹的正切循迹角出现偏差时,就会有一个微小的光速照在光敏电阻止,这个讯号策动伺服马达稍为移动唱臂直到光敏电阻不再受到光束照射为止,但因为马达矫正唱臂活动和停止的时间总有一点延迟,所以不可能保持轨误绝对为零。
抖摆率数值可作参考不同测量方法不能比较
唱盘的抖摆率数虽然需要参考,但抖摆率却不能表示唱盘重播音质的优劣,而且测量抖摆率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用不同的方法测出的数值有很大的分别,所以只有用相同方法测量的抖摆率才可以比较,一般厂家喜欢用WRMS数值,因为百分率是抖摆变化的平均值,它的数值较小,显得更有吸引力,但却没有太大的意义,德国工业标准(DIN)方法测量抖摆率是连峰值计算,故百分率数值较大,可*性亦较高,不过通常测量唱盘抖摆率均采用一个固定音调,这与实际使用时播放音乐的复杂音调有差别,因为当循迹时针压随着片纹的电平改变也会影响轻转盘的速度稳定,只有重型转盘才能保持稳定转速,抖摆率也真的降低。
隆震与讯噪比表示噪音高低
唱盘的隆震(RUMBLE)是规格中更重要的一项,采用分贝数值表示从马达和转盘轴承产生的振荡,严重时可以用耳朵听出,想知道唱盘隆震多少只需在播唱静乐段时扭大些扩音机的音量,应该听不出低频哼声增加最理想,假如有明显的哼声从扬声器播出,唱盘便会较高的隆震。
另一与噪音有关的数值是讯噪比,这是测量音响系统中连接上唱头后的背景噪音,只要将扩音机与唱盘连接,输入选择调在唱盘位置,开启电源掣不用转动,将音量逐渐扭大,如果只能在距离扬声器很近时才能听出嘶声或轻微哼声那已合格,假若扭大些音量已听到哼声,表示唱臂马达泄漏磁场被唱头拾取或者其他部分产生交流声影响唱头。
还有一点很值得注意的特性,这就是唱臂谐振,测量时需要用特别的试测唱片,这个测量可以显示唱盘与唱臂受音响回授的影响,但一般唱盘的规格中多不将它列入。不过自己也可以用简单方法试测唱盘回授的敏感性,只需将唱臂降下使唱针压着静止的唱片上,将扩音机音量扭到正常聆听位置上,用手指连续敲唱盘面板,如果听到扬声器发出清楚结实的声音属于正常,若发出拖长的颤抖声而且混浊不清,那就是有音响回授问题,垫上特制的避震脚可以改善。
唱片发生谐振亦能影响音质
唱片胶本身是一种容易产生谐振的物质,在重播时如果发生谐振必须使唱片紧贴着唱片垫,因许多唱盘上的垫都做成脊纹形,虽然比较美观,但却使唱片与垫之间有空气存在,结果更容易使唱片谐振,较佳的设计是用平面垫接触唱片纹,更有效的办法应采用唱片稳定器,有些设计良好的稳定器还能矫正不太弯曲的唱片,如果你的唱盘马达扭力较弱,应避免使用金属饼型唱片装,否则可能给马达带来过多的负荷以致影响速度准备,但可用塑胶制的唱片钳,现在也有附加式真空吸力唱片垫,不过有的唱盘不合用,而且售价十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