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升器材性能的同时,QUAD并没有忘记Ⅱ-classic「传承」的意义,从机内精良的手工搭棚就可以看的出来,其中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地方,那就是电阻用料,几乎都是以碳膜电阻为主,并非一般高级音响器材常用的金属皮膜电阻,他们这么做并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与声音有关,在1950年代的电阻绝大部分是碳精电阻,Ⅱ-classic采用碳膜电阻的目的,无非是想让QUADⅡ的古早风味得以保存下来。
全新开发的QC-twenty four真空管前级
QC-twenty four真空管前级和1950年代的QUAD前辈造型很像,但这仅止于外观而已,有别于Ⅱ-classic的复古,QC-twenty four是一部全新设计的机器,和以往的QUAD管前级电路也没有关连性。Ⅱ-classic的输入灵敏度为1.4V(RMS)因此搭配它的管前级并不需要太高的电压放大倍率。Peter Walker「越简单越好」的意志在QC-twenty four彻底实现,它的结构极其简单,高电平放大的部分仅使用一枚Philips ECG 6111WA双三极管,每声道只用其中的一半(一个三极管),采共阴极结构(栅极输入、屏极输出)的最基本放大电路(反相放大),屏极输出以Philips Mylar电容交连至输出端。6111是一款微型管,体积远比6DJ8、12AX7小 ,管身仅约笔杆粗细,没有管座可以用,真空管接脚直接焊在电路板上。这么做或许您会担心寿命的问题(换管不方便),但6111原本是因军事用途而开发的零件,每根管子的寿命长达10万小时,要是您买进本机之后,一插上电就不关机,使用11年后才有换管的需要,倘若一天平均听5小时,大概要到2060年才需要换管!由于6111的放大因子只有20,因此在制作高电平电路使用时可以做成无负回授的状态,以本机15dB的放大率来推算,有做少量的负回授。15dB约为5.6倍的电压放大率,这要比一般前级的「十倍放大」要低一些,不过这不影响到实际的使用,搭配Ⅱ-classic以外的后级(如晶体机)也没有问题,只是音量旋钮要转得大一些罢了。在放大电路之外,QC-twenty four的讯源选择采用西门子继电器做切换,50KA×2 ALPS可变电阻作音量控制,电源以EI变压器供应,二极管整流,并选用两枚Rubycon 200μF/400V电解电容滤波。LP唱盘的用家还可以选购本机专用的Phono Stage电路板(晶体电路)。
生动且具醇厚风味
当我看过扩大机的内部电路之后,多半已经能够预估它们的声音表现,试听的过程只是作再一次的验证。历经近一个月的试用,最终我选择了Philips DVD 963SA与ProAc STUDIO 125作搭配,希望以最少的花费得到最大的满足。
当任何玩家听到这一套前后级的声音表现,一定能够理解当年QUADⅡ为何会那么受欢迎!尽管Ⅱ-classic仍是沿用当年的电路结构,但由于放大级数少(加上前级也只有三级放大)、负回授也低的缘故,使得它们拥有相当「新鲜」的声音,与一般古董管机相较,这套QUAD前后级完全没有钝重、缓慢、模糊的现象,也不像一些「新世代」的管机音色变得太「现代化」,甚至于太「白热化」,它们的声音仍是属于软调性,从低频到高频段都显得温润而醇厚。像是钢琴、竖琴、长笛以致于小提琴的音色,都能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声音的厚度,而在另外一方面,这些乐器在泛音的部分仍能充分地展开,套句音响玩家们的惯用词:它们的「空气感」很不错!说实在的,这套QUAD前后级的声音特质并不容易用言词来形容,平常我们听到一些所谓「声音很厚」的扩大机,部分造成「厚声」这类聆听感受的原因是高频段延伸不足,我很难接受这样的表现方式,只要试听的时间超过三、五分钟,就难以容忍这么「沈闷」的声音。QC-twenty four/Ⅱ-classic的规格数据已经显示出它们并不是靠着修饰高频、或是以较高的偶次谐波失真来造成温暖音色的假象,在宽带带、低失真(相对于一般管机)的条件下,还能维持能够做出这种柔性、流畅的声音,这些都显示出电路设计者的功力与QUAD工程师充分利用零件调声的火候。
QC-twentyfour/Ⅱ-classic的分辨率很高,不过它们的高分辨率并非「显性」的,不是借着明亮的高频来凸显细节,而是细腻地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尤其以中频与中高频段最为明显,在聆听交响乐团演奏的软件时,弦乐的部分能够清楚地分辨各部的演奏,密度感很高彼此却又不会「黏」在一起,音场安定、定位明确,不会凸显某些特定乐器(若有此状况被凸显音像会有前冲的状况,破坏整体的协调性),无论是古典音乐或爵士乐,兼具密度、分辨率、整体性和活生感的表现,在在显现出这套扩大机过人的音乐性。
管机比较让人在意的还是推力的问题,Ⅱ-classic每声道仅15瓦输出功率,搭配的ProAc STUDIO 125的效率也只有87dB/1W/1m而已,然而Ⅱ-classic的纯A类低噪讯却适时弥补了输出功率较低的问题,在播放流行音乐与摇滚乐时,不需要刻意开大音量,就有足够的强弱对比,表现出充足的动态。在低频延伸与量感方面则超出我的预期,在这套系统中让我清楚地听到管风琴在35Hz附近的超低音频段。就现实面来说,它们或许不能让中效率喇叭唱得「很大声」,但以一般中小型空间以正常聆听音乐的需求已经足够了。
QUAD Ⅱ-classic的启示
若是要我在当前市售的扩大机中(不分价位)挑选十套做为个人收藏,我势必会把QC-twenty four/Ⅱ-classic名列其中,而且这还是价格最便宜的一套,我很乐意、也很放心让它们播放我所有的音乐软件。QUADⅡ「复刻版」的重现江湖,无非是带着浓厚的警世意味:我们只看到音响器材的价格飞涨,大多数的器材却很难在音乐性(各说各话)与音响性得到良好的平衡,这五十年来音响界的最大成就我认为是数字化造成的普及(像CD以致于今天的MP3、AAC),但是玩家最在意的音质呢?老玩家们应该有不少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