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瓦大功率輸出
雖然細部資料奉欠,但從內部線路還是可以談談Continuum的設計。Continuum這次分為兩個版本,外觀都一樣,只有輸出功率不一樣,一部是250瓦,一部是350瓦。這250瓦和350瓦的訊息,是我在CES詢問Jeff Rowland的答案,但Stereophile的報導卻寫著350瓦與500瓦兩個版本,對照香港上市的廣告資料,則是分為250瓦與500瓦兩款,所以應該是Stereophile錯了。歐美這次送來編輯部的版本是500瓦的高階版,但沒資料怎麼看是500瓦?從Continuum底部拆開,B&O ICE Power 1000ASP模組,B&W的規格是8歐姆負載輸出600瓦,4歐姆負載輸出1000瓦,Continuum一次用了兩組,標示輸出500瓦很合理。還有,試聽的這部Continuum,背板的型號旁邊貼著500,也是辨識版本的依據。
Continuum的內部分為上下兩層,底下是ICE Power模組,上面則是電源供應,Jeff Rowland很早就開始使用交換式電源,歷史可以追溯到1999年推出的Model 10與Model 12後級。Jeff Rowland所用的交換式電源,並不是我們一般在電腦或電器用品上面看到的交換式電源,而是取材於應用在通訊、醫療與國防工業的產品,其好處包括更小的體積、更高的用電效率、更高的切換速度與更低的RF與EMI干擾。表現在聲音上面呢?Jeff Rowland說這會讓聲音更具音樂性、透明度更高、速度感更快,還可以把擴大機的體積縮小,高用電效率也能降低擴大機工作的溫度,還更省電。
展現獨特聲音魅力
從有限的資料大致介紹Continuum,接下來應該進入實際聆聽了。試聽的地點都在U-Audio的試聽室,搭配的唱盤是Lindemann 822 SACD,喇叭則是使用Focal 816V,訊號線使用Xsymphony OCC Infusion與TcM Focus平衡線,喇叭線則是TcM Reference 2。
Continuum的音色確實迷人,而且是一接上系統立刻展現獨特的聲音魅力,即便擁有500瓦的超大輸出功率,這個性能強勁的驅動引擎卻沒有咄咄逼人的壓力,自然地還原音樂本來面貌,呈現不落斧鑿的渾然天成。我想舉David Roth的「More Pearls」為例,內中的音樂很簡單,就是David Roth演唱與吉他手Christ Jones伴奏,編曲走簡單清新的路線,但德國老虎魚的錄音則是賦予每個音符飽滿的顆粒。在Continuum上面聽來,音樂表情格外輕鬆,吉他清脆的撥弦帶有飽滿的共鳴,歌聲則是誠摯動人,我特別喜歡翻唱的「You’ve Got A Friend」,錄音刻意把和弦撥奏的部分錄在右聲道,營造出主唱和吉他手的相對位置,音像比例稍大,或許不是Continuum的原意,而是呈現老虎魚錄音的本質。
在表現樂器質地上,Continuum難能可貴地維持了高度的均衡感,音像比例傳真又傳神,拿鋼琴的錄音交替比對,最能體會。譬如1982年魯普演奏的「葛利格與舒曼鋼琴協奏曲」24bit/96kHz重發,即使是二十多年前的錄音,也是新鮮度十足。接著我換上同樣Decca的唱片,但卻是新近發行提鮑德演奏的「Ravel: l’oeuvre pour piano seul」,鋼琴的音像銳利度比起老錄音更好,質地更顯清脆。但若拿來和MDG錄製的「Mozart Sonatas」比較,MDG的鋼琴就顯得溫和許多,鋼琴觸鍵的顆粒感較大,音像稍微模糊,但卻流露溫柔和煦的色澤。
再拿DG旗下皮耶斯演奏的舒伯特來比較,DG的鋼琴同樣有溫柔的傾向,但形體比MDG清晰。再拿ProPiano發行的「江文也日本時代作品集」,鋼琴質地最為鮮明,演奏力道顯得最為強勁。
把這些鋼琴演奏的唱片擺在一起聆聽比對,Continuum都能再生出迷人的音質,而各家錄音細部的差異,也同樣清晰地呈現,Continuum這般「既傳真又傳神」的性能,並不是每一部綜合擴大機都能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