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过去的美好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尤其对一位资历超过十年以上的音响迷而言更是如此,想当初踏入音响的世界时,市场上有这么多物美价廉的英国音响品牌供大家选择。反观现在,随著英镑不断上涨、欧洲人工成本上扬与其他种种因素,许多品牌早巳逐一人间蒸发,入门或预算有限的音响迷想要找到超值的英系产品的机会,也早就不比当年。
C525 BEECD唱盘:D/A转换:20bit/96kHz,八倍取样,频率响应5Hz\20 kHz(±0.5dB),总谐波失真:0.0035%,线,性失真:±0.5dB;0-—90dB,输出阻抗300欧姆,动态范围:98dB,讯嗓比、08dB,输出阻抗:300Ω,尺寸:70X435X285mm(高宽深),重量:4.1公斤,参考售价:16,500元。
C325 BEE综合扩大机:前级输出部分,输入阻抗:20kΩ+470pF,输入灵敏度:240mV,S/N比:110dB(ref.500mV),输出阻抗:80Ω,总谐波失真:<0.01%at 5V out。功率输出部分:每声道连续输出功率50瓦、最大输出功率110瓦(8欧姆负载),总谐波失真:<0.02%,输入阻抗:20kΩ+470pF,输入灵敏度:730mV,阻尼因数:>160,耳机输出阻抗:68Ω。尺寸:435X100X290mm(宽高深),重量:8公斤,参考售价:17,600元。
不变的理念与设计精神
难道样样都涨价这个年代,没钱的人就没资格听音响了吗?倒也不是,因为当我看到英国品牌NAD再度回到台湾音响市场後,就知道答案是否定的。各位读者不健忘的话,论坛2、7期当时NAD新代理引进时,第一套的C521BEE CD唱盘与C 320BEE综合扩大机组合,就是由笔者负责。而这次送来的NAD C525BEE CD唱盘与C 325BEE综合扩大机其实就是上次那套的後继机种。开箱後,笔者试图比较两代产品间的差异,发现无论外观造型、面板功能配置或者尺寸大小几乎完全相同。换言之,这岂不是一成不变、了无新意吗?当然不是!理由很简单,这种简单朴实的外观就是NAD多年一贯的设计,不花俏却很耐看,而且品牌创立30多年并没有太多改变,甚至可将之称为经典设计。大家不妨再换个角度思考,厂商省下了设计费与重新开模的成本,最直接对音响迷的回镇就是合理的售价了。
细部修正以期更佳表现
根据原厂的资料显示,因为前代作品获得国外媒体与消费者的好评,因此新推出的C 525BEE与C 325BEE在电路的基本架构没有进行太大的改变,只进行了部分的电路修正。先看到C 525BEECD唱盘,改善的部分有二:第一,针对雷射读取与循轨的电路进行提升,在面对拥有最新防盗拷技术的CD或者hybrid双层结构CD时,能够有更好的读取与讯号处理能力。第二个部分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细节,类比输出的OP运算放大电路也进行了提升。至於关键的D/A晶片,NAD仍坚持用上与前代相同而规格的20bit Sigma-Delta晶片(Burr-Brown的产品)。扩大机部份,C 325BEE变化同样不大,与前一代C 320BEE用上了同一块电路板,唯一改变之处就是为了更贴近现代人的聆听习惯,可应对MP3播放机。用家只需另外加上MP3专用转接座,如此一来受到高度压缩的MP3讯号将会透过NAD专利的PowerDrive与Soft Clipping技术处理,声音品质可得到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