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市场先天“缺钙”:这个夏天有点冷


    近几年音响市场的萎缩,使得众音响厂商头痛不已。今年“五一”期间,音响市场是在继续着“寒冬”还是有所转机呢?记者为此采访了万商电器城内几个知名音响品牌经理。

    据CAV经理钱峰介绍,每年的音响市场销售额基本上在100亿元左右,近几年状况也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而且2004年市场淘汰了一批二、三线企业,所以2005年一线品牌有了转机。但据山水音响市场总监李权称,音响市场虽然没冷下来,但品牌太多、市场太乱,分薄了商家的市场份额,一线品牌市场占有量在增长,但很艰难。当记者问及2004年的市场洗牌是否可以看作音响市场回归理性的一个标志时,李权苦笑着说:“每年死掉的大小音响品牌近100家,可又有100家品牌进入市场。音响市场想要回归理性,至少需要十年。”

音响市场先天“缺钙”

    行内人士告诉记者,音响其实是一种另类的家电,它有家电业的很多共性,但更多的是它本身的种种局限性。比如没有客观的行业标准,消费者无从判断;行业准入门槛低,一线品牌优势不明显;行业导向严重畸形,重外观不重品质;行业整体蛋糕小,相互拆台无序发展……

    在中国,选配式音响已有15年历史,但诚信度欠缺却是一个久而未决的老问题,市场上最流行的似乎就是“号称”二字。

    1995年~1998年间,音响市场曾在“功放越重越好”、“音箱就要买丹麦的”等“号称”中兴旺过。但结果是一些消费者发现,厂家竟然为了增加功放重量在其内放了铅块或铁块。就连丹麦人都不相信丹麦真能生产出超过120个牌子的音箱。2000年~2001年,市场在“1000多元就能搞定AC-3和DTS解码功能”、“音箱还是国外的好”等“号称”中再次兴旺,但结果是不少消费者在选购时发现,真正带有AC-3和DTS解码功能的价格至少要8000元(2000年时),一些消费者在所谓的国外音箱的产地标贴上发现“Made”(制造)这个词已被诸如Design(设计)、Craft(工艺)、Mode(式样)等词所替换。

    音响行业的进入门槛非常低,深谙行业潜规则的搅局者10万元资金就可以上马一个所谓的“世界级”音响,他们采用贴牌的方式推出自己的“国际品牌”,或者取一个与知名音响品牌相似的品牌名称,这对整个行业的打击非常大。

音响企业面临危机

    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CAIA)马洪元秘书长曾表示:“我国音响行业有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企业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够,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由此造成的高额专利费使国内企业不堪重负;二是缺乏规范的市场竞争,一些非理性的价格竞争导致行业经济效益下降。”

    爱浪音响总经理李衍权在采访中对记者说:“传统音响行业的销量大幅下滑、营销通路费用的提高、品牌竞争高度集中,使得音响业在近两年呈现了不良的发育。”

    有业内人士指出,从音响业的这场寒冬来看,市场普及工作不够仍然是罪魁祸首,消费者依然认为音响属于奢侈品,而且使用率偏低;厂商的促销没能转化成实际的购买力。因此在今年的宣传上,企业会很务实地采取低成本,针对音响目标消费群体,直接将有用的信息进行传达。另外,市场上可供消费者挑选的个性化产品不多,也抑制了普通消费者对音响产品的消费欲望,从而使得整个音响行业的盘子做不大,这也是音响业深陷“寒冬”难以自拔的原因。

营销渠道竞争激烈

    在谈到音响行业萎靡不振的直接原因时,几乎所有的从业人员都把矛头对准近年来强势兴起的大型家电连锁渠道商。

   “慎进大卖场!”已成为音响经销商的共识。据一家音响企业负责人称,某连锁渠道商一年光从几大一线音响品牌身上就可抽走1亿元的扣点和1亿元的“推广费”,如果进驻该连锁卖场的20多个音响品牌全算起来,该连锁卖场一年从音响企业身上就可拿走几个亿,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使深陷困境的音响行业更加萎靡不振。

   持续性的音响寒冬已成为全行业面临的共同难题,对出路的探索成为全行业共同的责任,大品牌之间的纷争已失去原有意义。音响行业自身的诸多弊端,以及长久积累下来的种种问题终于大爆发,全行业上下一片沉寂,销量急剧下跌,甚至很多专业人士都对中国音响失去信心。中国音响业到底还有没有希望,行业的出路到底在哪里,这一轮的洗牌何时结束?至今尚无人能够给出大案。

    对于中国家小业小的音响企业来说,目前能做的就是“等”,苦等行业转机的到来,除此之外尽力做好自己的产品,之后,听天由命。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