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W自从成功地开发出Nautilus(鹦鹉螺)之后,便马不停蹄地将其技术大力推广应用到全线不同档次、不同价位的音箱中去。
去年秋季,B&W又对热门的CDM NT系列作了改进,改进后的型号不再称为CDM NT而称为700系列。改用700系列命名,显然是要表明,这是性能和音质与紧随800系列之后的新一代主力音箱。同时,也可看出,B&W对700系列充满了自信。
700系列全线产品共计7款音箱,除中置、环绕各一款和两款超低音箱外,可以用作前置主音箱的有三款,分别是两款落地式音箱703(3路4单元)和704(2.5路3单元),以及一款2路2单元的书架式音箱705(见图1)。从单元配置上看,上述三款主音箱分别是CDM 9NT、CDM 7NT和CDM 1NT的改进型。
那么,700系列在技术层面上又有什么新特点呢?下面就以705书架箱为例作些简析。
箱体
一眼便可看出,705外形比之CDM 1NT更为漂亮而与N805接近。它的前障板和倾斜顶板采用了一体化加工成型技术。不难看出,这是N801所采用的加工方法,现在也延伸到了700系列。这既充分利用了B&W已有的加工机械和加工技术,又明显提高了箱体的强度,还简化了原CDM NT需用三块板拼装的繁琐工序,可谓一举数得。
再者,700系列的前、后障板宽度略有不同,使左、右侧板之间不形成平行面,虽然其前、后障板还是平行的,但是如果考虑到前障板后的扬声器和倒相孔占据了绝大部分面积,那么也就可以说,700系列内部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平行平面,这与800系列采用马蹄形截面的目的如出一辙,达到抑止箱内驻波共振产生的音染。
最后,如果稍微仔细地看一下,并与CDM 1NT相比一下,可以看出,705的高音单元与中低音单元“贴”得更近了。这可使高音和低音的发声点趋于融为“一点”,这对改善声像定位和声场特性是有利的。尤其当进行“近场”监听时,这一点十分重要。
对于这个705箱体造型,如果要说有什么不足,那么就是尚不能与N805媲美。这倒并不是说一定要采用N805那样的造型,而是略加修改,例如首先把侧板后面上部的那个“角”倒成45°角或圆角,使之不过于“刺目”,就可能从侧向看起来更舒适一些。再有,卸下网罩时,感觉705低音单元的“压圈”过宽,观感不及N805,与其如此,倒不如按N805那样处理,岂非更好。
平衡驱动
705的第二个重要改进是所谓“平衡驱动”(Balance Drive)。这一改进做法看似十分简单,只不过在导磁柱前加了一小块铝圆板,并把音圈在磁隙中的位置稍微挪动了一下,就改善了传统设计驱动不平衡引起的失真。然而要得到这一结果却未必简单,在这一改进过程中,高科技测量仪器再一次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了解这一改进技术,让我们从音圈在磁隙中的运动情况说起。
大家知道,动圈式扬声器的基本结构是在磁隙中放置音圈,音圈连接着扬声器振膜,当音频电流流过音圈使之振动,从而带动振膜振动而辐射声波。这种结构自动圈式扬声器诞生以来一直未变。
作为音圈存在着两种结构(图2)。一种是传统的“短音圈”。它采用较厚的导磁板,音圈的振动范围相对较小,因而它处在比较理想的均匀磁场中,驱动失真较小。但是这种结构需要较大磁路,成本较高。另外,重播低频时短音圈会因振幅过大而得不到足够驱动力。因此中低频扬声器常常采用另一类“长音圈”结构。在这种结构中,音圈的高度比导磁板厚度大,音圈振动时与磁通之间耦合很大,驱动力强。
不过,长音圈结构在低频(振幅较大)时会出现两种不对称失真。一种是由驱动电流不对称引起的,另一种是由磁通密度不均匀引起的。
先看前者。当音圈振幅较大时,长音圈向前和向后运动时所处的磁场是不对称的。向前运动,音圈离开磁隙,音圈趋于空芯线圈,电感量减小。向后运动,音圈也离开磁隙,但它进入磁体和导磁柱形成的磁场、音圈电感量的变化就没有向前运动时大(相对于平衡位置电感量还有增加)。如果输入一个正弦音频电流,结果是流经音圈的正负半周电流并不相同,造成驱动力不对称。这种由电流不对称产生的驱动力不对称会产生高次谐波失真。
再看长音圈所处磁通密度不均匀的情况。实际上,磁通分布只在磁隙中心部分比较均匀对称,在磁隙的两端是不均匀的,而且两端处磁通分布也不一样(不对称)。因为两端磁体结构不一样。因此当音圈处于磁隙两端处所产生的驱动力也不对称,从而产生非线性失真。
为了减小上述两种不对称驱动所产生的失真,705音箱的中低音单元采用了“平衡驱动”音圈结构,图3是它的剖示图。不难看出,它的基本结构并没有什么变化。
为了减小因音圈向不同方向运动,流过音圈电流不对称的问题,首先是要减小音圈向后运动时电感量增大的问题。为此,B&W采用了在导磁柱上加铜短路环的方法,这是常用的有效方法。大家都在使用这种方法,效果究竟能达到什么程度,大概主要是靠经验。B&W在这方面领先一步的是,采用激光位移测量仪直接对音圈位移与驱动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观测,结果发现传统设计的音圈驱动力很不对称,并且提出了一个极为简单的解决办法:即只要在铜短路环前面放一块铝圆板即可。当然,这需要精心设计的。
对于由磁通分布不对称产生的失真,B&W所采取的方法也极为简单,即通过仔细选择音圈在磁隙中的最佳位置来克服。以上就是B&W所谓“平衡驱动”的主要内容,据说可以获得非常对称的驱动力。
最后,需要说明的,705的高音照例采用了导管高音单元。尽管平衡驱动结构是为了解决低频大振幅时出现的不平衡驱动,高音单元的振膜位移很小,照理不必采用这种结构,但B&W还是把它应用到了高音单元中,并进一步加强了高音单元音圈和振膜的连接强度,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足见B&W一丝不苟的精神。还值得一提的是,705的高音单元高频端的响应拓展到50kHz(-6dB),至少就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基本满足SACD和DVD-Audio唱片的重放需要,尤其是中低档FI-Fi系统的需要。
性能和音质
介绍了技术特点之后,我们照例要来看一看它的性能规格。虽说这些数据可能与其它同类音箱差不多,但没有数据看的话,便会生出种种疑问,而看了数据之后,印象就会更完整、更深刻一些。看与不看所产生的效果不一样的。
表1把早些时候生产Nautilus 805、签名版Signature 805与705的主要规格列在一起,以资比较。这三款音箱的阻抗和灵敏度基本相同,都为8Ω(最小为4.2Ω左右)和88~89dB(2.83v/1m)。由表可知,705的频响已超过早年的N805,与签名版805相当。实际上,从705高、低音单元改进情况看,应该比S805的单元更胜一筹,至少理论上是这样。
图4是705音箱的实测频响曲线和阻抗曲线。其中分别列出了轴向、垂直10°和水平30°时的三条曲线频率响应。可以看出,三条曲线在20kHz(尤其是10kHz)以下相当一致,这是一个音箱中、高音指向性好的一个基本标志。目前许多Hi-Fi音箱还不易做到这一点,尤其是一般普及型音箱。指向性好的音箱在房间内的摆位就不大严格,对听音点的位置要求也不大严格,声场特性也比较好。
705音箱在20kHz以上存在着明显的谐振峰,这是高音单元采用合金材料的固有特点。只不过B&W把它的频率尽量加以提高,一方面使频响向超高频延伸,另一方面无需对它用取什么阻尼措施,也能确保20kHz以下频段不受影响,而且还具有更好的瞬态特性。至于它会不会影响SACD和DVD-Audio中的超高频信号的正确重放,从理论上说是肯定的,但这一影响的实际听觉效果究竟怎样,看来还有待通过实践加以验证。毕竟目前的主要声源还是CD,确保20kHz以下的重放质量应该优先考虑。再说20kHz以上的超高频,人耳一般是听不见的,也许存在一些共振分量,加大对耳朵的“刺激”力度,还真能“听出”一些什么感觉来。
705音箱的放音自然,信息密度高,音质纯而细腻。低频量感不张扬、爆发力和控制力相当出色,很有速度感,动态之大印象深刻。实际上,单只705音箱的最大输出声压级可达105dB,一对音箱则可达108dB。箱体坚实,音染低微,信噪比很高,弱音乐器的演奏清晰可辨,殊不容易。
705音箱的定位准确,颇有全频带扬声器的特点,这有不少原因,其中与它的高音单元布置得更近于低音单元应该不无关系。声场的宽度感和深度感也能较好地感觉出来。完全可以说,在它的价格范围内是一款出类拔萃的音箱。
最后顺便提一下,705的原厂脚架(需另购)也十分漂亮典雅,而且它还可以灌沙,想必也是发烧友所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