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是“声雅”建厂十周年的纪念机型,在市场上一直卖得不错。A10CS是A10的升级版本。虽然,两者的型号相似,也都是“前胆后石”的结构,但实际上从内到外都发生了改变,A10CS的机箱明显比A10扎实、庞大得多,功率也由原来的100W/声道上升到150W/声道,所以可以看作是两台区别不少的机器。A10CS是本次测试中,声音最温暖、最宽松的一台。EVO 3在A10CS的驱动下,那种厚厚的、甜甜的声音,竟然与spendor有几份神似。在听ZD 120时候,我原以为晶体管机的“甜”和“暖”能做到这一步已经足够了,想不到A10CS还要更甜、更暖,丝毫不亚于一般的胆机!这可能与“声雅”在电子管方面有较深的涉猎有关吧。所以,如果有朋友是向往胆机的音色,但又对胆机的热量、重量和耐用性方面有顾忌的话,A10CS可能就是国产机中最好的选择。播放廖百威《共同渡过》时,A10CS在高频方面的细节没有象ZD 120那样繁星般地铺满整个房间,而是将能量的重点放在中频段。所以,这时廖百威的嗓音显得更成熟、宽厚些,胸膛的共鸣仿佛更加突出,听“风继续吹”时尤为真实、亲切,音乐的感染力也就这样产生了。播放罗西尼《弦乐鸣曲》时,A10CS可以让EVO 3发出一种柔美、丰满的声音,松香味、琴腔的共鸣都出来了,特别是其中的大提琴的形体显得更大、更饱满;而弦乐的光泽则显得相对黯淡一些,但也许这才是正确的。至于播《匈牙利狂想曲》的效果,A10CS在音场的宽度和深度方面略逊于ZD 120。A10CS的长处在于各个频段的能量分配都比较均匀、衔接得比较好,有一种“浑然一体”的融合感,所以总体音乐气氛相当好。个人以为,这点对古典音乐的重播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国产机能做到这点并不容易。我对A10CS的建议是,希望能进一步加强对低频的控制力,让其更清晰、凝聚一些,这样可为原已不错的播放水准再“锦上添花”。
与“声雅”A10CS的煽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艺术家”NO 6.6是本次测试中声音最冷静最沉稳的一台,它的精致、它的冰清玉洁,看得出设计师是在追求一种理性而细腻的表达方式,突出纤细、通透的线条感,细节很丰富,音乐背景也很宁静。在这种情况下,某些录音的瑕疵都被毫不留情地暴光。例如,同样播放廖百威“共同渡过”这首歌时,就将歌手唱到“活在你心内分开也象共同渡过”时咬字不准的毛病表露得一清二楚!而在播放同样的片段时,ZD 120和A10CS并没有使我对这个瑕疵引起多大的注意。不过,你千万不要以为NO 6.6是冷冰冰的,事实上,即使搭配像AE EVO 3、MYRYAD MC 100这种声底比较干净的器材,仍能感觉到一丝甜甜的味道。从我个人对AE EVO 3、MYRYAD MC 100的了解的程度来看,这些清清的“甜味”正是来自NO 6.6,此举可以兼顾到一般发烧友的欣赏口味。播放罗西尼《弦乐奏鸣曲》时,弦乐群起落敏捷,乐曲中偶尔出现的大提琴,琴腔共鸣既充分也没有多余的赘肉,不过在“煽情”方面则是稍逊于A10CS。播放交响乐是NO 6.6的强项,它可以再现良好的空间感和聚焦度,有一种经过了雕琢的感觉;同时,音乐背景很深远,也很宁静,洋溢着浓郁的舞台气氛,此刻低频也被牢牢地控制起来了,也许这就是“冷静”、“理性”的好处?NO 6.6的声音无疑是高贵的,但我仍然希望的它的中频可以稍为再厚那么一些,如果低频部分更奔放、甚至狂野一些,就更合我口味了。不过那时,NO 6.6也许不再是高傲的公主,而变成了热力四射的时髦女郎,不知这是否有违设计师的初衷?
经过近四个小时的测试,个人认为这三台国产功放均达到相当不错的水准,用来搭配AE EVO 3完全不成问题。事实上,在这之前我也用过一些类似价位的其它国产功放来推AE EVO 3,但效果比不上这次测试的三台机器。而这三台功放各自的特色又非常鲜明,基本涵盖了一般发烧友的欣赏口味:“声雅”A10CS声音最厚、最温暖,具有胆机的味道,非常煽情、热烈;“艺术家”NO 6.6声音恰好是另一个极端——清晰、细腻、精致、理性,有宁静的音乐背景;“柴尔”ZD 120的各方面的表现处于两者之间,在甜润度和速度感、厚实度和线条感等方面达到了比较好的平衡,个性不是太突出,但面面俱到、表现稳定,值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