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路窥见设计者的想法
对一些长期观察、设计制作真空管电路的玩家来说,现在已经没有什么让我们感到新鲜、惊奇的电路架构,几乎所有声频放大电路「真空管排列组合的可能性」在四十年以前都已经由前人尝试过了。话虽如此,我们却可以从这些看似「制式化」的放大电路架构,衍生出不同的制品上,听到千百种差异颇大的音质与音色。众所周知,选用高级零组件好声的机率比较高,本机也不例外,交连电容、电源电压器和输出变压器全都是Synthesis的订制品,真空管的选用更是不在话下,原厂注重的是真空管规格与特性,我试着拿原子笔轻敲这些真空管的管壁(包括功率管),发出短促的「哒」声(一般的真空管则是发出较长的「当」声),这表示本机使用的真空管管壁较厚,麦克风效应势必会比一般管机低许多,我可以体会到设计者似乎有意作出一部声音纯净、失真率低的真空管机。
只敲一敲真空管、看一看用料就说本机的声音是纯净取向,会不会太武断了?当我在看放大电路板的时候,注意到一些微妙的地方:本机在第一级与第二级放大电路中,并没有装阴极旁路电容(Ck)。大部分传统的真空管放大电路的输入级多半会装Ck,我以前刚开始装管机的时候也是照著作,然而到了后来我在调声的时候发现Ck换用不同品牌的电容(都是电解电容)音质当然会有变化,或是另外并联一些塑料电容声音可能变好一点,但是不管怎么作,总是觉得低频不够平顺,很难避免低频太肥、拖泥带水的现象,后来我尝试着把Ck拔掉,虽然牺牲了一些增益,速度感却获得了改善,尤其是低频的轮廓变得更清晰。我相信Shine电路原设计者也做过相同的尝试,毕竟以现在新一代讯源的性能提升之下,扩大机必须展现出更好的速度感、提供更高的讯息量,即使是真空管机也得这么做。省略Ck的真空管机在最近七年内我所看到的例子还是相当罕见,占整体比例连一成都不到,这种类型的机器在听感上几乎都可以摆脱以往大家对管机速度慢、分辨率不高的刻板印象,甚至于还比很多晶体机的声音更快、更直接。在拔除的Ck之后,阴极电阻Rk也自然形成了一个局部的负回授,因此在输出级至第一级的环路负回授的比例可以降低一点,瞬时互调失真的负面影响也会低一点,在聆听之前,我大致对于本机的声音个性已经有所了解,试听过程只是验证我在电路上看到的。本机的输出变压器次级圈仅有6奥姆一组,连接6奥姆阻抗的喇叭可以得到最大的功率输出(40瓦),若是搭配4奥姆或8奥姆喇叭则输出功率会略低一点,尽管阻抗并不完全匹配,但并不会对扩大机的使用寿命造成任何负面影响,我记得以前还常常玩「轻载」接法,把8奥姆的喇叭故意接在4奥姆的输出端,听起来声音还更平顺自然呢!
异于一般管机的高分辨率
经过了几番不同的搭配试听之后,最终我选择的喇叭是PMC LB1 Signature,它的阻抗是8奥姆,效率中等,对一般的真空管扩大机来说并不是很好推,但Synthesis Shine推这对喇叭并不吃力。讯源方面我则是用Philips DVD 963SA(DVD-Video/SACD兼容机)。
Synthesis Shine是一部相当特别的管机,乍听之下不太像是一般管机的表现,它的速度颇快,有着丰富的细节,尤其是在高频段并没有太多的修饰与衰减,声音开放、明快的程度比起高质量晶体机毫不逊色。您若是对管机的声音仍存有保守、黏滞的印象,应该找个时间去听一听Synthesis Shine的表现,我相信它可以改变您对真空管机的看法。本机有着异于一般管机的高分辨率,它可以让我毫不费力地听到完整的高频,而且它所表现出的高分辨率并不只有在高音的部分,当我聆听马友友的「orbrigado BRAZIL(SACD)」,大提琴擦弦的质感、琴腔共鸣,完整的泛音描述清楚地表现出这把大提琴独有的音色,它能够细腻地反应微小的强弱音差异与微妙的音色变化,从大提琴显得生动而丰富的表情中,我完全可以感受到马友友在演奏时是多么专注,富有感情地、以他细腻的手法演奏出每一个音符。Shine表现出的高传真度,让我几乎可以「看到」演奏者的表情。
依然保有真空管机的优点
从以上的叙述中,或许您会认为本机并没有「管机的味道」,我的想法是:假如您认为所谓「管味」就是高频延伸受限、中低频黏滞而模糊,那么这样的管味不要也罢!我听过很多高价的优质管机绝不是这样,它们都有得很好的分辨率与透明感,Shine的价钱虽然不是那么昂贵,但声音的走向和天价的Hi end管机却是一致的。它仍保有着管机的优良传统,高音有光泽感,细节多而有厚度,一点也不刺耳;在音场的表现上,它则是在喇叭的后方完整地呈扇形展开,音场的纵深很大,各个音像远近的差异都能明确地表现,尤其是在播放交响乐的时候,各部乐器复杂的混响,本机都能够完整地重现录音中的成分,而不是含混地带过,这样的能力不管是以管机或是晶体机作标准,Shine的表现都是很难得的。
选择代用管的建议
从原厂的数据来看,本机输出功率为40瓦,对照真空管手册上面的记载,若是功率管使用一对6L6推挽并不能输出这么高的功率,必须要使用6L6GC才行,因此若您打算更替功率管,请务必选用6L6GC,千万不要看到6L6就随便代用。我建议使用的代用管是GE制5751(取代最前面的两支12AX7),5751的放大因子比12AX7稍低,它的玻璃管壁比一般的12AX7要厚,在换用GE 5751之后,Synthesis Shine的声音变得更有「肉感」,中频与高频的厚度显著增加,听古典音乐更有韵味。玩管机的乐趣之一,就是让同一部机器呈现多样的面貌,Synthesis Shine最可爱的地方就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各种不同真空管的个性,您希望让它的声音更有气势、低频能量更强,那就帮它换上Mullard ECC83,至于我自己最喜欢的还是Amperex 荷兰制地球标ECC83,这不是什么太高「贵」的管子,它可以让Synthesis Shine表现出柔和的声音以及丰富的层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