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产品中有所谓的“英国声”、“美国声”、“德国声”等。但您若硬要英国BBC的监听音箱有美国Alon音箱动态;而让Alon有BBC监听音箱的细腻甜润等,恐怕这个世界上的音响产品会是同一个腔调了。英国声自有英国声的味道,美国声自有美国声的乐趣,它们均会有各自的市场和拥有者,这并不会动摇各自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事实上,任何音响产品如能真正地把自己的个性特色淋漓尽致地再现出来,那就是一个极大的成功!

人类社会总是会有一些怪现象,如一个新产品的出现,总是被吹得天花乱坠,而且总是拿新产品的优点去和老产品的缺点相比较。过去胆机就是这样无情地被人为地给“比”下去了,以致被隐没了二十多年。记得晶体机一诞生,就取其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省电等优点,和胆机的体积大、重量大、寿命短、耗电大等缺点相比较,而且是堂而皇之的,人们也不以为然 …… 如果不是CD唱机的出现,不是音响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以及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胆机岂不还在“安息”吗?
而今,胆机那迷人的中频与“克”CD唱机之数码声的优点再也不会有人质疑了。同样,由于CD唱机的出现,LP唱机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已在大部分消费群中被CD唱机所代替。还好,可能是胆机的历史教训深刻、发人深思,也许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这次CD唱机的出现始终没有被音响界权威奉为神明,CD唱机再好,但在音乐味、空气感、乐器的质感、活生感、现场感等方面,跟LP唱机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这就是“木有木味,铁有铁声”,胆机有浓郁的“胆”味,晶体机有清劲的“原子粒”声。
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TAS》和《Stereopile》世界两大权威音响刊物以及台湾、香港等音响刊物的器材排行榜上,LP唱机始终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系列。同样,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极品级CD唱盘都采用类似于LP唱机的上掀盖式结构或中置式结构,这些均是“古为今用”的科学应用,难道只是一种盲目的照搬吗?我推测,随着音响技术的迅勐发展及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LP唱机通过科学的“进补”后,一定会像胆机那样重放异彩,迎来其生命中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巴赫、贝多芬、马勒是伟大的音乐家,他们的伟大不仅是继承了前人开创的音乐事业,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和再创造了新音乐体裁和表现形式,使我们今天能欣赏到不同时期、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音乐素材,让这个世界变得五彩缤纷。我想人们不会刻意去比较马勒与贝多芬的音乐及表现形式的得与失吧?世人需要马勒与贝多芬的不同特色,这个世界,这个时代,音乐本身也需要他们的不同,自然地就需要这一区别的存在。

最后让我用一个小故事来结束这篇文章。一位谋士向拿破仑推荐一个将才,说:“这个人具有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在他身上几乎找不到什么大的缺点。”而拿破仑则说:“首先要肯定你给我推荐了一个庸才。我需要的是具有鲜明特点的,有明显缺点的人。这样的人,才会具有超凡的军事指挥才能。”
我认为,这个故事多少也是我们音响产品的一个写照吧!
(注:本文是以中低价位的音响产品为参照物的,高价极品机不在此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