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d的“文艺复兴”
走过了七十多年历史的Quad可以算音响界的元老级厂牌,期间经历过颠峰的辉煌,也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冷清,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它那些古朴的的胆机。一个曾经的贵族想要重新找回往日的荣耀,加快“文艺复兴”的步伐显得很重要。事实上,Quad不仅以静电喇叭和胆功放闻名,它的晶体管机也是不逞多让的。进入新世纪以后,不仅Quad的传统优势得以保留和发扬,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也是Quad实现“文艺复兴”的关键所在,例如这套99系列CD机和前后级,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99系列在多年前就已经推出,相信Quad的用家一定不会陌生,它的外观就带着浓浓的现代味道,不管是CD机还是前级,都没有旋钮,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按键。刚刚操作时,尤其是前级部分不大熟悉,觉得有点不方便,习惯了之后就觉得很上手了。除了配备一般的输入输出之外,还提供Quad自己特有的Quad Link接口,实现器材之间的互相连接。整个99系列的机身都是以金属铝打造,Quad工程师别出心裁地将器材工作所产生的热量完全导至整个机壳上,散热面积也因此相当于整个机身,在机器尾部还能见到类似散热片的东西。99 CD 以Philips 转盘结构为基础,使用了Delta Sigma CS4328 解码芯片,设计重点摆在一般低价系统较不会去注意到的讯息读取与解码正确性上。99 前级除了负责掌控整组系统的运作之外,也提供了一般日系床头音响所具备的等化功能;它采用数位音控,以精确控制音量的增减。音色调整和一般的高低音补偿不一样,而是采用Quad 设计的“Tilt” 模式,确保在补偿高低音时,依然能保持全频段的均衡性。此外,品质颇佳的模拟唱头放大线路(包括MM 和MC )的设置,更是让人感动:在CD 大行其道的今天,Quad 没有抛弃黑胶用家。我还记得早年Quad 44 前级,唱头放大采用模组插卡设计,但MM 与MC 要分开购买,现在99前级则大方地同时提供MM/MC放大模组。
值得一提的是,99 后级采用了获奖无数的“Current Dumping” 线路设计。基本上,“Current Dumping” 主要工作特性是利用重播出的失真信号,等量加入功放的输出信号之中,藉以抵消功放所产生的失真,也就是所谓的“Feed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而在工作方式上,则以“低功率高品质功放”(A类)与“高功率大电流功放”(B类)二种截然不同的模式相互协调运作。在一般工作状态下,采用A类放大,达到最佳的音质效果,当需要强大力道推动喇叭时,转换为AB 类放大,在维持低失真的同时提供最大可能的动态和能量;则可使输出级的失真率降至零,交越偏压问题也迎刃而解,同时不需校准,便可达最佳工作状态。
驱动力很强
试听过程很简单,用Quad Link 连接前后级,CD 与前级部分笔者采用普通RCA 信号线连接,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没有采用机器自带的出厂线材,为每个部分单独接了电源线,将手头上最好的SILTECH G7 电源线用在前级部分,开声热机半天,Quad 99 系列前后级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的推力很强!除了将城堡Knight 2 书架箱推得虎虎生威以外,我还接上一旁的Elac 和Paradigms 等落地音箱,前级音量刚刚开到18 的位置,整个房间的声音密度就已经非常高。直接用《弥撒》来爆棚,楼上的兄弟直接下来抗议了,说楼板摇得厉害,于是赶紧换掉落地箱,接回Knight 2书架箱。99 合并后级尚且如此,就不难理解早些时候有发烧友戏称Quad 909 单声道后级是“穷人的Krell” 了。接着再上《卡门》,速度和动态对比都出来了,还能感到有不少的盈余空间。铙钹打出的灿烂光辉、木管吹出的细腻质感悉数呈现,在微小的部分,同样可以感受到蕴藏其中的能量,使整个音乐都充满动感。必须要强调的是,在大音量聆听的过程中并没有可闻的失真,由此可见放大部分的线形还是控制得相当好的。从驱动力这一点来说,99 后级的表现超出了预期,别忘了它标注的输出功率8欧姆负载下只有90 瓦哦。笔者有一位圈内好友4年前就使用的99 前后级,他的评价是:前级细腻,后级驱动力不可小视,但从这几年的市场反应来看,99前后级还是被低估了。
声底也很干净
Quad 99 的这套系统有着雄厚的驱动力,让人感觉没有驯服不了的音箱;与此同时,它又没有给人毛躁的感觉,声底保持干净无染,听感上信噪比比较高,听雨果唱片《阳春白雪》,以民乐来演绎大动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听来王静演奏的琵琶与周围的笛子、箫、鼓形体凸显、层次分明、既有独立的质感,有能融合一体。背景的干净让舞台在眼前充分地展示开来。一种明亮和高对比度的音乐画面让人赏心悦目,然而并没有所担心的所谓“数码味”,形体也没有过分地凝聚和缩小,听起来特别自然、流畅、舒服。声底干净听人声也是一大享受,华裔旅日女歌手崔岩光演唱的《魔笛》选段,High F 的超级高音就像是划过夜空的一道闪电,明亮又不刺眼,好像丝绸掠过皮肤,清凉的,爽爽的。
建议进一步升级
面对市面上动辄几万元一件的器材,5万元以下的这么一整套组合,音源、前后级加音箱,不可谓不超值了。不过我总觉得意犹未尽,总感觉99CD 机器加前后级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尤其是99 后级的功力还大有可挖掘的余地。推荐的这套组合对于一般的欣赏音乐的确已经足够,但对于追求特别发烧的效果恐怕还得上落地箱才好。如果发烧友还可追加一部分投资的话,笔者建议将音箱部分升级,或许可以试一试Quad 的静电喇叭,或是城堡Knight 系列比Knight 2 更高阶的落地箱。升级为落地箱以后,可以更加完整地发挥99 后级的实力,避免“浪费”,在声音的能量感上也会更上一层楼。另外,99 还有99CDP 带前级功能CD 机,909 合并后级和单声道后级,这些都为进一步升级提供了空间。
音质依然细腻
Quad 以做胆机闻名,Quad II 这款经典的机型卖了几十年还在卖,而且今年还推出了复刻版, 原因就是电子管音色细腻温润。那么,Quad 99 用晶体管来放大,还能不能保证跟以往一样的细腻音质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用DG 唱片拉法尔?布雷查兹演奏的《肖邦钢琴协奏曲》来试,布雷查兹比较柔和的演奏风格正好契合了柔美温润的风格,我们可以听到钢琴的琴键尽管权威,却不失活泼,庄重之中透露出的轻松浪漫不仅让99 前后级显得温文尔雅,也给了Knight 2 这对小音箱一个展现细节的机会。这个现场录音的版本收录了不少的空间堂音,重播的时候也很真切地将这些细微的部分体现出来了,小音量时也不丢失细节,让音乐具有现场感和活生感。不过由于小音箱的天限,表现钢琴的形体还缺乏一点点锐利和丰满,这也为更挑剔的发烧友的系统升级埋下了伏笔。
Quad 99 CD机规格:
定价:¥金色12,800元 银色9,800元
最大输出:(RCA)2.4VRMS
最大输出:(Quad-Lind)5.3VRMS-平衡
频率响应:20Hz-20kHz(+0dBB/-0.5dB)
总谐波失真:<0.002% at 1kHz
讯噪比:>110dB,24bit(20Hz-20kHz)
数码转换:24bit/96kHz
数码输入:n/a
数码输出:Optical TosLink, SPDIF
机身尺寸:80mm×321mm×310mm(H×W×D)
重量:4.5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