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唱十二年的诗意-蔡琴「机遇」原母带


一张為了寻求诗意的专辑,在1999年底迎向千禧年之际问世了,很快的,时间流转到2012,在十二年间,同样一张唱片发行了八种版本(可能我还有漏算),每个版本都受到发烧友注目,这样的唱片绝对经典。这是哪一张唱片?蔡琴的「机遇」!

果陀剧场製作,鲍比达监製,这齣「淡水小镇」受到的重视远远不及音乐原声带,或许,蔡琴那真挚的口白与迷人的嗓音,已经道尽了内中的故事,丰富的情感已经足够聆听者流连忘返。蔡琴自己怎说?唱片内页一篇「诗与诗人」的短文,描写著蔡琴的心情。文字由「你有没有认真量过自己与心灵之间的距离?」问句到答句,讲「一念之间」,讲的是诗意。原来蔡琴唱歌录唱片多了,后来做广播,听著各种吟诗作品,心生了愿望,做了这张「机遇」,蔡琴在文末写著:「现在,我终於在2000年前夕完成了第一片不一样的CD。不是因為我想作诗人,而是因為早已是诗人的你们所赐。谢谢你!好好享受自己的心情。」

一个愿望,一个念头,成就一张「机遇」,成就无数个版本,温暖了无数发烧友的心灵。

最早的「机遇」我没遇到,曾经在发烧友家裡看过,但据说非常稀有,因為第一版一发行,马上销售一空,可是再版时略作了更动,导致后来发烧友人人都在询问那传奇的第一版。是录音最好吗?在LP时代,最早压出来的首刻片品质一定最好,那是因為LP压製的过程会损伤母盘,所以越前面压出来的黑胶品质越好,到了CD的时代,那就没有母盘损伤的问题,理论上再版如果经过更好的后製,还有可能比第一版更好,可是「机遇」明明是数位时代的產品,怎麼发烧友会拼死以求,想追寻那失落的第一版?

故事是这麼说的,「机遇」第五轨的「静夜星空」,在音乐走到1分55秒时,蔡琴唸起了一段口白:「有一次我收到一位外国朋友寄来的信,信封上的地址是这样子写的:6号、清水街、淡水镇、台北县、台湾省、中华民国、亚洲、北半球、地球、太阳系、银河、宇宙、上帝,这封信它就是这麼写的,且邮差还照样送到。」有问题吗?有的,「机遇」本来在台湾发行,很快的就要全亚洲发行,据说如果要在香港或大陆发行,那句「中华民国」很有问题,所以唱片公司略作修改,把中华民国删掉了,这样就没有「政治正确性」的问题。对发烧友而言,买发烧片当然要「一刀未剪」的完整版,於是那「传说中的第一版」,就成了发烧友津津乐道的话题。

这十二年来「机遇」推出了多少版本?有中华民国的「第一版」当然是元祖,接下来是没有中华民国的「一般版」,JVC K2处理出了一版,后来还有日本认证的XRCD版,当然,2000年之后逐渐流行的SACD也出了一版,唱片公司当然也不会放过黑胶迷,LP也发了一版,而香港还有LPCD45版,2011年则有HQCD版,换上更现代的新颖CD材料,连同2012刚到手这张瑞星唱片的「原始母版」发行,算算总共8个版本。

瑞星2012发行的新版哪裡不一样?既然许多人在追寻那「传说中的第一版」,何不由唱片公司来发?所以瑞星找来录音室最初版的PMCD(pre-master CD),完整「一刀不剪」,还原第一版的原始面貌,当然,那句「中华民国」保留了下来。在这八个「机遇」版本中,我有大约一半,第一版当然对我还是「传奇」,没能收藏到,买到的是后来的普通版,后来XRCD、SACD与LP我都有,去年拿到用K2录音母带製作的HQCD,我写了评论(U-audio唱片id-233),标题写著「数位时代终极版本」,本来以為这大概是我最后一次写「机遇」的评论了,没想到再来一张。

表面上来看,瑞星的「原始復刻」看起来最阳春,别人推的版本不是母带重新製作(K2、XRCD),就是格式更高档(SACD、HQCD),或是格式不一样(黑胶),但瑞星的版本却回归到普通 CD,只是标榜用的母带「最原始」。好吧,站在追求原汁原味的立场,这个版本理当最好,实际比较呢?我没有第一版,只能和老的普通版比较,声音似乎乾净些,增益稍大,两者相加起来动态范围大一些,感觉上是压片和製作比较用心。拿来和HQCD比较,K2处理过的母带更乾净、更素雅,背景也更黑,细节更多,但瑞星版则比较饱满、比较厚实、比较甜润。虽然有这些差异,但我很难说谁比较「发烧」,或者这麼说,这是一张好唱片,虽然经过不同的方法不断重製,但内中的音乐依然令人回味无穷。

这张「机遇」是最「返朴归真」,用最质朴的方法想追回1999年底第一版的面貌,它是一张普通CD,标榜不多加料、不剪一刀,是还给「中华民国」一个公道的原始「机遇」。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