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原厂实测数据,一个四吋Ceramix振膜要到15.5kHz时才会产生共振,即使加上悬边、音圈、弹波之后,共振频率依然高达12.5kHz。也就是说,在中低音单体的实际发声频域内,振膜可以完全摆脱共振困扰,真正接近Michael所追求的低音染、低失真理想。
除了振膜之外,Raidho这个中低音单体的磁力系统也不同于一般设计,以十支钕磁铁棒排列成专利「推挽式」磁力系统,这种设计不但磁力强大,而且有助于音圈散热,同时几乎不会阻挡振膜背波的放射,对于提升音质纯淨度也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
Raidho的黑色前障板由20毫米厚的铝合金构成,这个障板其实就是单体框架的一部份,等于是将单体与障板合为一体,而且每只单体的前障板各自独立,对于抑制单体共振应该有显着效果。
C 2.0底座的四个金属角锥设有独特的悬浮机构,用以控制箱体共振,轻推喇叭箱体是会微幅摇晃的。分音器则位于银白色铝合金底板中,採用二阶分音架构,元件包括Mundorf电容、空心电感等顶级用料,内部配线用的则是Nordost Valhalla导线。
C 2.0的背板共有三个低音反射孔,最上方的反射孔内部填满了白色吸音棉,使用的是只洗过一次、含有自然油脂的羊毛。这是Michael尝试过多种吸音材质之后,认为声音最好的选择。
虽然拍的不是很清楚,但从这张照片还是可以看到藏在C 2.0箱体背板最上方反射孔内的白色吸音棉。
喇叭端子的长相颇为特殊,与原厂网页上照片所呈现的似乎不太相同。
实际试听部分,这次选择在位于大直北安路的博韵音响二楼试听室中进行,空间大约十坪,地方虽然不大,但是裡面高档器材却琳琅满目,音响迷来到这裡绝对乐不思蜀。
聆听时搭配的是全套Mark Levinson器材,包括512 SACD唱盘、326S前级与532H后级扩大机。
原厂建议C 2.0最好搭配输出功率大于50瓦的扩大机。博韵杨老闆使用输出功率300瓦(8欧姆负载)的No.532H后级驱动,应该是非常稳当的选择。
仔细一看,音响架上还用上了义大利ART调音锥进行调音。关于这项产品,本站曾作过深入报导,是非常有趣的调音道具,实际听过的人应该都能感受到它的功效。
到底Raidho的独家高音与中低音单体可以展现出什麽样的声音特质?聆听李云迪演奏的「钟」,在极快速的钢琴演奏中,我可以清楚听到触键轻重缓急的变化,演奏者的双手好像就在我眼前飞舞着弹琴一般。C 2.0让喇叭消失的能力可说前所未有的强烈,我不仅感受到喇叭消失无形,甚至连那一层薄薄的振膜也彷彿不存在一般,琴音起落没有半点迟疑,微弱触键如此轻盈,似乎任何微弱讯号都逃不过C 2.0的重播。
试听过程中,我还发现这种透明感不只存在于高频,连中频到低频都呈现出同样通透的音质,可见Raidho的铝带高音与动圈中低音单体,不论在频率响应或声音特质上都契合的天衣无缝。
中低频只靠两只4.5吋单体负责的C 2.0,有办法重现「天使与魔鬼」原声带中压倒性的庞大气势吗?我发现在极大音量下,C 2.0依然可以展现出稳定而不溷乱的场面,虽然碍于体积限制,低频量感并非澎湃汹涌一类,极低频延伸也有所欠缺。但是我发现Raidho并不强求C 2.0,而是更重视低频控制力、层次感、冲击力、以及密度与音质的精准呈现。
再听弦乐,C 2.0展现的琴音也不只是透明而已,那音色就像是色温正确的照片,既不偏黄也不冷冽,呈现出令人信服的真实感。聆听「希伯来遗产」专辑,C 2.0的琴音线条非常清晰,细节也完全显现,但是琴音却不会变得单薄,听来感觉就是更为真实。但是,要说C 2.0是写实派也不尽正确,因为我所听到的琴音中,还散发着清新、爽朗、飘逸的气质,重播风格如幻似真,声音品味独树一帜。
规格:
2.5音路三单体低音反射式落地喇叭。推出时间:2008年。使用一只独家铝带高音单体、两只115mm独家Ceramix中低音单体。频率响应:40Hz~50kHz,分频点:3kHz、150Hz(2阶分音),灵敏度:89dB(2.83V/m)。平均阻抗大于4Ω。建议扩大机功率大于50瓦。外观尺寸(WHD):200×1160×520mm,重量:50公斤。参考售价:680,000元。(新台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