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X的电源与电子线路机箱分离,而且全机採厚实的铝板製成,虽然其貌并不惊世骇俗,但是却也承袭了Musical Fidelity的一贯风格。
MVX的Musical Fidelity最昂贵的前级,衹要打开顶盖,您就就情不自禁的被机内的用料以及线路安排所吸引。请注意右上角那二个MC唱头的昇压器,这与一般前级中的MC放大线路不同,由此可看出设计者的与众不同。
MVX的背面,所有插座一字排闻,朴素极了,不过所用的插座却是高级货。
还记得,那是我年纪还小的时候,有一天,我突然对我当时的系统感到十分不满!喇叭不满、扩大机不满、讯号线不满、喇叭线不满,最重要的,是音色不满!我虽然幻想着能手抱着几十万元马上走进一间摆满Hi-end器材的音响店去狠狠地大採购一番,也期盼在这一次的汰旧换新之后,能让我的衰声变美声,音响突飞勐进……
可是,现实总是归现实,翻翻那本泛黄的绿色邮局存款簿,上个礼拜也刚从四位数进到五位数而已,这麽微薄的资本怎麽汰旧,怎麽换新?!看来,充其量这只不过是一个穷人美丽的白日梦罢了!还是乖乖地知足常乐吧?
但,我心中的反对声浪未因现实压力而平息:「我不甘心,我不甘心!我就是不相信Best Buy的产品每一样都是我看不上眼的!」于是,拎着那本破簿子,我夺门而去。
「唉呀,先生,一万多块钱买一部Sony的综合扩大机好了啦!你看,造型又漂亮,按钮又多……」,「先生,Pioneer的很不错哦,又便宜又大台……」,「买一台YAMAHA算了啦,你知道,它们也做摩托车阿,所以,他们所用的零件都是最〝勇〞的工业零件……」我不要,我不要!这些东西难道会比家裡客厅摆的那个五万元一套的Denon组合音响还好?「而且一劳永逸,买一次什麽都有了,整体设计,又漂亮又好看!」
算了,回家吧。
走着走着,不觉正经过一间摆满电视和高级器材的音响店门口,不经意间我听到一段熟悉的对话:「先生,这才还不到两万元,可是声音很美哦……」我本能地往那店员指着的那一部器材看去,期待着看到熟悉的电脑按键般的造型,八成又是小日本人的东西。
咦,这个不一样,而且是很不一样!她的面板光光亮亮的,除了一个电源开关和一个指示灯之外,什麽也没有,连牌子都看不到!于是,我冲进那家店,抢下那部机器抱在手中,仔细地抚摸端详着:她细嫩光滑的皮肤上有着高雅的纹路,她沉重的身子与人一种稳当的信任感……
「她是什麽牌子?」
「Musical Fidelity P 170」
Musical Fidelity?这个名字听起来高级多了。170 ? 一百七十瓦?哦,不,除以二,每边八十五瓦!而且正好我的老机器上有前级输出,这岂不是太完美了?!终于,不到一分钟的考虑,我便正式迎娶进门!当然,不用我说您也知道,我们是经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日子;而且,后来又辗转得知她荣登Stereophile的C级榜,那种无心差柳柳橙荫的快感,还不知比中统一发票还快乐几倍呢!
有时,勇气和豪情才是真正属于年轻的本钱,您说是不是?
高级零件製成MVX
后来啊,人往高处爬嘛,P170当然也就嫁做他人妇了,可是对于Musical Fidelity那股特殊的亲切感至今仍难以忘怀。所以,当我一直到普洛的聆听室中躺着刚上市不久的Musical Fidelity新旗鑑--MVX前级时,便按耐不住一见如故的喜悦之情,提出了试婚的要求。
「你可要好好地对待人家哦,人家可是身价很高的!」我看见白色的小水珠正奋不顾身地从鬍子缝中向外喷飞着。
「好啦!」
其实,用不着他说我也看得出来,MVX的机箱打造得非常精美,可以看得出是经过了一番苦心设计的成果;打开顶盖,一堆昂贵的Holco电阻散落在电路板上,足以显示出MVX是一款不计成本的产品!此外,大量的Philips以及一些不知名的电容(上面印着ICW)也被疯狂地使用着,可见这一部由真空管机设计老将Tim de Paravicini所主持的全晶体式前级,有着一股固执而顽强的风格。
然而,最令我感到吃惊意外的,是这部晶体式的前级,她的输出级竟然用上「变压器」(Transformers)来总合总输出端(Main Output)的讯号之用!这种设计,恐怕在现在这个时代裡,很难再找出第二部应用这种方式所设计的前级出来了。常听说de Paravicini是一个扩大机设计鬼才,从MVX这个古今合用的跨时代产品看来,可能一点也不假!
此外,MVX当然也无法免除掉身为一款高级前级所应具备的条件----电源分离!MVX的电源供应部分是装在一个小盒子之中的,大小外型跟主机部分都完全不同,而且机壳的表面也不做成和主机一样的纹路装饰,而是持用粗硬的砂面处理……虽然,我手边的这部MVX根本连个说明书都没有,因此对整台机器的设计理念没办法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但,从她的作法,她的线路上来看,我已经可以隐约地感觉到她有着慑人的个人色彩,她有着桀骜不驯的特殊风格,她是一部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经典之作。
的确,在我和她相处的这几个星期以来,她的各方面表现确实更加深了我在这方面对她的印象。在深入报导她的各项成就之前,我想先告诉您的是:她是我所见过新一代的前级机中,最富于传统风味的了!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MVX也许会让他们有着一股不可言喻的亲切感;而对于新一辈的音响迷而言,这又何尝不是个温故知新的大好时机呢!?
与众不同,极富个性
听!音乐声响起了,且让我们就此打住,一同浸淫在MVX的音乐天地里吧:
只要您也听过了MVX之后,相信您也会有一种极为强烈的感受:她是一部相当与众不同的器材,音色走向也极富自己的个性,她并不完全具有的传统式晶体机的特质,也不全然以模彷真空管机的柔美个性为取向!可是,在这裡我要强调的是,她也并非捨弃晶体或真空管机的传统音色以图创新表现来凸显自己的风格;相反地,她是兼而有之!
我知道,经我这麽一描述,想必有很多得读者一定很难马上和我感受产生心领神会的联繫。事实上,我自己也很困惑,我一直地考虑着用什麽方法来让我的经验和大家分享。因为,MVX不同于一般器材可以用高、中、低频的分法来描述,如果我真那样做的话,恐怕会让许多读者产生误解,错认了我的原意:但,难道除此之外还有更好的办法?
有时真感觉到用文字来描述声音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或许,有白居易或老残的文笔功力,才有可能免于困扰吧!
最后,我决定,让我用各种乐器的音色来引领各位慢慢了解MVX的个性。希望,这个全新的尝试,能更拉近您我的想像空间……
非常细腻,不十分丰润
首先抓住您我注意力的,该是她那充满了诱人质感的提琴音色;非常地细腻。却不十分丰润;相当地富于光泽,却不十分透明。用最粗浅的话来描述,似乎您感觉到这一个乐团的小提琴组每一个人都拿着一把音箱比较小的琴正使劲地拉着。所以,泛音呢!有;擦弦声呢,也有;但每一个音的基本部分却不那麽清楚!这种经验就好像在听一些DMM的唱片一样,虽然充满了细节,但丰润度却始终差强人意。
然而,我必须告诉您的是,MVX虽然有这种倾向,但,请听听她的音色,却丝毫没有一点乾涩或是硬亮的感觉!请品嚐她那带着浓厚古老晕黄质感的泛音呈现,也请您享受一下她那不算丰富的擦弦细节。突然间,不论是芝加哥交响乐团(Decca , Mahler第八,SET 534-5),或是皇家爱乐(Chesky , Brahms第四,CR-6),抑或是伦敦爱乐(Lyrita SRCS. 69)似乎全都变成了古音乐学院(Academy of Ancient Music)在为您演奏一样,虽然古怪异常,但也未尝不是一种新奇的经验。
也因为这个缘故,经由MVX一播放,乐团与乐团之间,唱片与片之间,录音师与录音师之间的那种差别就不若我用SP-11或是Coherence-One时那般明显,不管播放什麽录音唱什麽唱片,所比现出来的音色似乎都逃不掉有MVX的特质存在里面!这种情形,不可否认地在传统一代的扩大机中确实常见;但以在新观念下所要求的尺度来衡量,MVX的作法,总难免让人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事实上,和MVX相处久了之后您会发现,她的这种独特性格并非唯独对提琴情有独锺的----中提琴,大提琴的高把位音色,弹簧管、双簧管、短笛、长笛,Tam-Tam,伸缩号,小号等在中、高音域较为重要的乐器都有相类似的遭遇。虽然,较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我都用「古老晕黄」这一个形容词同时来描述Rowland Research C-One和MVX!但,除了恳求读者们原谅我腹笥甚窘之外,我希望您们能知道,C-One的「古老晕黄」是仅仅在她透明度上独特不同的表现手法而已,她在其他有关音色的呈现能力上,和新的音响美学观念是完全符合的;然而,MVX的作法却是使这句「古老晕黄」更可以应用到所有在中、高频上佔有一席之地的乐器身上,我甚至可以进一步地说,这个「古老晕黄」不但使得每一样乐器都染上一股年代久远,尘封古董般的光泽,更重要的,是她将每一种乐器的音色和体型都「削瘦」了下来!
因此,MVX的音色被我称为「稍嫌不够丰润」是预料中的事。其实,我一直在怀疑这一部道道地地由英国设计製造的前级竟会有这种表现!从Tannoy , Linn , KEF , Audiolab等英国产品身上似乎根本找不到任何理由可以来说明这一个现象。我为一找到可以让我心里头稍微舒服的藉口,是手边这一部MVX的机号才13而已!也就是说,这可能才是MVX的第一批产品。将来生产的MVX应该会有更成熟,更完美的表现……但,这一切都还只是个猜想罢了。
随着试听唱片一张张地更换,心情也随着音乐的起伏变化而时起时落,我的注意力也渐渐地移转到了低频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