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bak的主事者木内和夫,不仅在台湾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也是国际音响圈开创潮流的重要人物。台湾音响迷比较熟悉的品牌是Harmonix,做的是音响专用的调音器材,而扩大机品牌则是Reimyo,虽然名字不一样,但都是出自木内和夫之手,这两个品牌也都直属Combak之下,这款Barvo!书架喇叭则是他们第一次尝试设计的喇叭。
二十万元等级
Barvo!严格说来并不新,早在2006年CES就已经亮相,当时还有一款专用的低音柱,两者合起来称为Barvo! Consequence,比邻曾经引进,数量很少,早早被识货的爱乐者买回家收藏。另外搭配Barvo!还有一款专属脚架,称为Dinosaur,扎实厚重,但造型一如其名,颇有「恐龙」之意。所以Barvo!书架喇叭虽然尺寸小,但有专属低音柱可搭配,也有专用脚架,这些都可以让Barvo!进一步「升级」,是很有弹性的设计。
单纯用外观打量Barvo!,对照二十万元等级的参考售价,我想很多人心裡面已经开始要暗自咒骂了,怎麽这年头花钱这麽没价值,二十万才买得到这麽一个造型四方、尺寸迷你的书架喇叭?如果纯粹以用料来计算,Barvo!确实昂贵,但如果用诠释音乐的工艺作品来看待,那麽我们要讲究的就不单纯是用料,而是诠释音乐的能力。在2006年的CES会场上,Barvo!并不是单独展出,而是和另一家芬兰公司Gradient一起参展,在会场上木内先生曾告诉我关于Barvo!诞生的故事,原来Barvo!并不是日本製造,而是诞生在芬兰。
诞生在芬兰
Gradient这家芬兰公司在台湾还没有代理商,他们家最出名的喇叭叫做Helsinki,採无音箱设计,靠指向性控制达到优秀的立体声重现,在美国TAS与Stereophile杂志上都曾经出现过评论,但这对喇叭和Barvo!没什麽关係,有关係的是他们早期推出的Prelude喇叭,这款Perlude当年找到木内先生帮忙参与调音。木内说他很喜欢这款小喇叭,但是Gradient的设计受限于成本,许多细节不能照顾到,于是木内就用自己的方式改变设计,请这家芬兰公司帮忙修改,催生出Barvo!,所以Barvo!虽然是芬兰Gradient协力生产,但完全是按照木内先生的要求来製作。
同轴单体
Gradient现在已经没有Prelude这款型号,而是改款成为Laura,设计上还是有着Prelude的特徵,而系出同源的Barvo!自然也有这项特徵,就是採用同轴单体,所以小小的Barvo!正面就只看到一个单体,实际上是两音路喇叭,只是高音和中低音单体合而为一。在点音源的设计逻辑当中,同轴单体理论上最为理想,把高音和中低音装置在「同一轴线」上,绝对只有「一个发声点」,但是同轴有同轴的难题,因为两个单体位于同一轴线上,高音单体位置前后会影响时间相位,太前面,高音会比较冲,太后面,中低音喇叭振膜就好像一个外加的号角,产生额外的音染,这些都是同轴单体设计上的难题。
优秀的同轴单体喇叭其实还不少,但设计各有巧妙。譬如英国Tannoy,他们的同轴单体尺寸通常比较大,中低音单体振膜颇有深度,而高音则设计类似号角喉管,发声点略向后退,整体来说比较类似短号角的设计,有助于提升同轴单体的工作效率,但也比较容易带有些许音染。另一类同轴单体如美国Thiel,他们设计出平面的中音振膜,高音单体则和中音振膜位于同一平面上,如此可以彻底消除振膜弧度产生的号角效应。不过Barvo!的同轴单体看起来很单纯,中音採用Kevlar振膜,置中的高音单体位置略向后退,但并不像Tannoy单体那样退得很后面,而是稍微向前伸,但也不像Thiel同轴单体那样,位于同一平面上。不过Barvo!喇叭使用的同轴单体尺寸较小,中低音振膜的弧度并不大,只能算是浅号角,应该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