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音乐多一点纯净 评SINE专用电源插板SW-2PT(2)


视觉印象

从外形上看,SW-2PT打破了人们对于墙面板一贯的平面的印象。中心的凹槽和四个角位的斜面设计,平添了一股鲜活的气息;而表面特殊的抛光处理更使其显得玲珑浮凸,极具立体感。据SINE的设计师所说,SW-2PT专为现代家居设计及现代音响美学而打造,无论是时尚的家居装饰,还是典雅的音响组合,SW-2PT都能与之交相辉映,为您高品位的生活锦上添花。

设计特点

根据声波传播的特点,利用巧妙的波纹斜面设计,大大消减驻波干扰。SW-2PT四个角位的斜面,除了使整件产品更具立体感外,还具有消减驻波的功能。细看之下,你会发现这四个斜面并非是平滑的截面,而是有着一道道起伏的波纹。我们知道,凹凸不平的面能大大减少声波的反射。SW-2PT的四个斜面正是从这个基本的原理出发,利用波纹实现驻波消减的目的。

独具匠心的正反两面凹槽设计,围绕电源接触点,构建出一个无波干扰带,确保电源的纯净。“屏蔽”是音响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传统平面的墙面板只注重对墙内电线的屏蔽,但作为电源连接点的插座表面仍然暴露在杂波之中,屏蔽效果自然打了折扣。SINE的设计师意识到传统面板的这一缺陷,在SW-2PT的设计过程中创造性地在面板的正反两面加入了凹槽,构建出一个无波干扰带,屏蔽效果大大提升。

   那SINE专用电源插板到底有什么过人独到之处呢?我把系统电源插在两只插座中直接取电测试,此时所聆听的整体效果与直接接驳室内墙插电源板的音色混浊、疲弱无须赘述,SINE专用电源插板有显而易见的差别立刻展现出来。来一张patricia barber 的处女碟,这位六岁学习钢琴,大学时代便开始在一些夜总会里表演,并在1988年的芝加哥爵士音乐节上打开了她的事业之门。她自己担任制作、自己创作、自己弹奏钢琴与演唱的专辑《Cafe Blue》一出,立刻被著名的国际《Downbeat》杂志在1995-1997年连续推荐为最有价值的音乐人才——爵士女声,美国《Sterophile》发烧天书1996年“拼死以求”的唱片最佳录音效果之一。patricia barber暖人心胸的声韵经过SINE专用电源插板处理后,不仅人声的真实感、厚度与空间感加强许多,歌曲情感也变得更抚人胸臆,吞吐换气间、唇齿咬字的细节也更加清晰可辩。伴奏的吉它弹奏、撩拨、滑弦的触碰质感、空气感彷佛就在身边演奏般真实,其高频段的通透感、中频段醇厚的韵味、整体音场的开阔,可真让人大为吃惊。看来SINE专用电源插板使得音色表现纯净无暇、悦耳动人,另一方面也证实了它所采用的是真材实料。

   另外,笔者也做了极性测试,电源插座的相位错误与正确的音响效果相比,光在音场的开阔度上,前者彷佛蒙着嘴歌唱,后者则是辽阔宏亮。Rene Leibowitz指挥的《Beethoven Symphonies》(贝多芬交响曲全集),据说这张CD的声音效果为最棒的贝交全集,这套60年代早期的读者文摘版虽然诞生在40多年前,由René Leibowitz指挥皇家爱乐乐团演奏,录音由WILKISON操刀,RCA的Charles Gerhardt制作,现在CHESKY已经再版了这个全集,音效极佳且价格非常昂贵。尤其在聆听这样的大型作品中许多惊心动魄、千军万马式的澎湃配乐时,大编制交响乐团乐器间的定位感、层次感所带来聆听上的愉悦舒展,对于过去不知插座极性的正确与否会造成音场、音色传真度上的影响,许多音响玩家还傻傻地在更换更好、更贵的硬件器材,其实问题往往只是出在这小小的细节上。

   我又把投影机的电源线插在SINE专用电源插板上面,发现黑阶的表现上的确比不用它深沉许多,连带暗部细节的表现也更为丰富精彩,使观看者很容易观赏到灰暗不明的影像细节。色彩部分感觉比从墙插取电要更为自然淡雅一些,由于对比与黑阶的性能提升,似乎也能让色域的表现更加深沉而拥有多采多姿的色彩变化。就连一般的电视节目也发挥出相当不错的噪信抑制效果,能展现清晰明确的微弱影像细节与轮廓线条的刻画。

     就性价比来说,这款SINE专用电源插板相对超值抵买,也许有些人认为花上百来元添购专用电源插板来改善系统表现稍嫌奢侈,不过对于真正有心追求纯净音色、动人音场的发烧友,尤其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这款SINE专用电源插板是最划算、最能体现“小兵立大功”的电源插板。在这里笔者必须先强调的只是“安全第一!”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