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销电磁效应的结构
小邓果然是技术人,基本物理特性符合他的需求,就想尽办法搞出好声音。导体物理特性好,但声音毛躁,问题出在线材结构,没有考虑线材本身的电磁效应,也没有设计优良的避震与屏蔽,这些都是TcM的拿手好戏。要消除电源线本身的电磁效应,靠的是绞绕,从角度、方向、紧密度着手,利用电学基本原理设计出抵销电磁效应的结构。要确保声音的纯度靠複杂的屏蔽,抵挡外界诸多EFI与RFI干扰,而电力传输造成的抖动,则靠软性避震来解决。总之,Golden Signature之所以这麽粗壮,原因就是结构複杂,要消除电磁效应靠複杂绞绕,要消除外界干扰靠複杂的屏蔽,要消除线材本身的震动,靠複杂的软避震,一连串的複杂,层层叠叠,Golden Signature就变得这般粗壮勇勐。
三款线的比较
Golden Signature与「十五週年纪念」虽然导体都是昂贵的SPC,但听感上的走向却不太一样,Golden Signature比较有传统TcM与 Power Source的调性,走庞大、真实、雄伟、震撼的场面,但保有很接近「十五週年纪念」的细腻甜润。「十五週年纪念」我手上有设计原型的单股电源线(这当然没有推出上市,是试作品)与正式上市的三股绞绕版,拿来同时和Golden Signature比对。未上市的「十五週年」声音甜美均衡,但厚实度略逊一筹,正式上市的三股绞绕版甜美厚实兼备,但与Golden Signature比较起来,声音的重量感则略逊一筹。这当然要用大场面的音乐来试,才能感受到重量感的差异。
左:「十五週年纪念」原型的单股电源线;右:「十五週年纪念」三股绞绕版电源线
源源不绝冲开音乐气势
譬如「马勒第二号交响曲」,Michael Thomas Tilson指挥旧金山交响乐团的版本是近期的新发现,以SACD版本发行,录音非常优秀,旧金山交响乐团所在的戴维斯音乐厅(Davis Hall)被誉为全美音响效果最好的十大音乐厅之一,Michael Thomas Tilson在这裡录製了一系列马勒交响曲。
马勒写作交响曲配器之庞大,可说是音乐史之最,第二号交响曲马勒第一次把人声加入交响乐之中,从第四乐章「原光」开始听,交响乐团声响较小,因为这段由女中音担纲主角,轻柔地唱出「少年的魔法号角」当中的曲子,但紧接着进入第五乐章,马上是毁天灭地的末日景象,动态落差对比之大,对音响系统而言是严苛的考验。搭配Golden Signature聆听,第四乐章轻盈而清晰,女中音Lorraine Hunt Lieberson咬字清晰,歌声厚中透暖,Golden Signature很轻鬆地把女中音的形体凝聚起来,呈现出健康的庞大感,这样的女中音不仅厚声,密度凝聚有形,还有很丰富的细节,陪衬的木管亦步亦趋,交织出马勒索描绘关于天堂的憧憬。听见天堂之后呢?马上末日来临了,第五乐章勐烈的定音鼓敲击,更能显出Golden Signature的份量,又勐又重,声音的厚度稳住了音乐的阵脚,音乐真实地描绘了末世的恐怖景象,而Golden Signature则用雄浑庞大的能量,源源不绝地冲开音乐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