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往事话--ORACLE唱盘改良记(4)


由知而行,挽袖操刀

由上面可知设计者的种种巧思及为追求完美绝不妥协的态度,但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精緻如ORA,CLE般的唱盘也不例外。不可否认的ORACLE许多划时代的设计为以后唱盘的设计树立不少典范,并使后继者因而能启发更新的镀感,用更简单方便的设计达到相同的效果,或进而发扬其长处,规避其缺点,便声音更上层楼。和ORACLE相处的这段日子,起初十分满意她的各项表现,但随着听的水准逐渐提昇,对声音的要求也愈趋严格。一些缺点便逐渐显露出来;对于自己的器材有不满意的地方,最方便的解决之道便是换一台更好的,也曾有过以VPI或SOTA来取代的念头,但对她一种萦绕于心的情怀,及任何唱盘无法取代的优雅造形,终于打消此念。唱盘是一个机械性的产品,只要针对物理特性来修改,如能抓对方向,相信一定会有正面的效果,万一不行,再改回原状,也不会造成损失。于是摒弃了换机的念头,参考其他名盘的设计,分析可能会影1ORACLE唱盘声音的环节再加以改良,下面便是我改良的情形及修改后的结果,现在分成五个部份来说明:

一、唱盘盖部份

几乎所有唱盘的防尘盖都是用薄的压克力板製成,对声音的抵抗力差,很容易产生震动,此震动虽会由悬挂系统消除大部份,但仍会由转盘、唱片而传至唱针,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所以唱盘在使用时最好都能将防尘盖取下。ORACLE的防尘盖为了美观只能盖至一半,四周留下很大的空隙,对于灰尘大的台北市根本发挥不了防尘的功能。于是我依照尺寸设计了一个密闭式的,高度足以容纳一些较高的唱臂(如GRADO,SOUTHER等),採用透明的压克力玻璃,使唱盘优雅的外型可直接纳入视线,使用时将整个盖子取下,十分方便,对音质也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避震方面

低频表现稍差是ORACLE唱盘较为人诟病的地方,推测可能原因是避震系统及唱盘本身结构无法完全隔绝外来的振动所致。照理说ORACLE有精密的悬浮系统及铝合金七层板所构成不规则形状的底盘,应不可能发生此种情形;但在实际使用上并不尽然,我虽无专用的音响架,但放置唱盘的桌子颇为牢固,抽屉放满书本之类的重物,以增加其重量,用手敲桌面的声音也颇扎实,为了进一步吸收振动,还在每个唱盘脚下加装MISSION的ISOPLATE脚垫,但只要稍用力敲打桌面,便会造成跳针,实际聆听时总觉得低频不够清晰,高低频两端的延伸有所不足,音场方面则深度虽可抵后牆,但宽度很难超出喇叭约两侧,层次及定位也不符理想,似乎声音蒙上了一层薄纱,使音像变得模煳,细緻处听不真切,音乐的活生感也受到压抑。后来参考一些名盘的设计,发觉问题可能出在转盘与底盘的重量比及唱盘的总重量上面。早期唱盘的设计大部份是转盘比底盘重,ORACLE设计也未脱离此观念,我虽未实际秤过,但估计两者的重量相差不大。而以ISOLATION着称的SOTA及VPI唱盘为了维持浮动部份的高惯性及低重心,使唱盘更加稳固,SOTA的设计是转盘重11磅,底盘重22磅,二者比例为1:2,VPI的设计是转盘重11磅,底盘竟高达36磅,底盘的重量为转盘约三倍有馀,另外这两款的重量皆超越ORACLE甚多,质量愈重的东西愈不易引起震动,较轻的ORACLE在此方面便吃了亏。我的改善方法是如要增加ORACLE底盘的重量,可能会衍生许多副作用,不如提供一个更稳固的基座,使震动在还未达到ORACLE的避震脚前便被有效的抑制。正巧家中在修改浴室,从洗手抬拆下一块既大又厚的大理石,花费一段时间将附着物清除乾淨后,估计重量至少在25公斤以上,用来挚唱盘最为理想,MISSION软脚垫仍予以保留。改良后的结果是低频量感稍减,但清晰了许多,高低频延伸不够的现象获得了显着的改善,音场方面深度无变化,但层次感较佳,宽度也能超越喇叭的两侧,声音变得更稳定,音像更鲜明,音乐的活生感也较充沛,交响乐在大音量下各乐器也不会有煳在一起的感觉,改善幅度之大远超过我的想像。

图64:Oracle本身的避震效果已经相当不错,但是卢承周还加了特製的黑檀木块及Mission的避震胶,如此还意犹未尽,乾脆在最下面加放一块厚大理百,增加心理上的安全感。

三、传动系统

ORACLE的AC/DC电源转换器品质不稳定,规格注明输出是27伏,实际测量是32伏多,误差颇大,而且输出电压也会受到输入电压高低的影响,使得转速不稳定。于是託位专精此道的友人在旧货店选购一部美製的稳压电源供应器(RegulatedPowerSupply),供电在105至132伏特及57至63Hz的变化范围内皆可维持稳定的输出,将输出电压调至28伏,用电表在早、中、晚不同的时段测量数次,输出均维持不变,可以确定这是个好东西,换上新的电源供应器后再用测速卡量转速,转速在加上唱针及未加的情况下都能维持一定,不会再出现前后漂移不稳的现象,由于供电充裕,马达的扭力似乎更大,转盘在启动后不到一圈时间内便趋于稳定。实际聆听时感觉音乐更流畅生动,速度感够,不会有种被拖的感觉,尾韵更足,乐器及人声的音像十分稳定,一扫从前稍会漂移的现像,听钢琴曲时改变尤其明显,音符在琴键间如行云流水般的跳动,毫不含煳,真令人大呼过瘾。

图65:原厂附来的电源是很不起眼的那种,请注意左边那个小的便是。不要小看这个电源,它是台湾製造的、可见台湾的廉价产品无远弗届.右边那个大傢伙是拆船货,但是心脏强,一用上去马上分出高低。

四、转盘部份:

ORACLE的黏性胶质唱片垫及唱片镇是一项为人称道的设计,能有效的消除唱片震动所产生的音染,但最不方便的是唱片和垫子常黏在一起,必须用手去撕开,而且黏性甚强的垫子对吸灰尘也颇在行,用没多久使便沾满了灰尘而影响到黏性,常需用清水清洗。在声音上的表现虽然令人满意,但总有稍被压抑而不够活泼的感觉。我的唱片垫在用过一段时间后,胶质已有硬化的现象,吸着力大不如前,本想託人从国外代购一个,但综观一些名盘的设计,压克力垫有渐渐取代传统胶垫的趋势,例如SOTA加上压克力的SuperMat后,音质幅度的改进,VPl从早期的铝盘改用以一吋厚压克力车成的转盘后,声音提昇到一个新的境界。为何压克力对音质的改进有如此的神效,我想主要是和唱片的材质十分接近,两者间的传导系数良好,唱片所产生的震动很容易传给质量甚大的转盘让其吸收,唱片镇的作用是使两者吻密接合,以利能量的传递。如果唱片和转盘问的传导系数不良(两者材质差异大),则唱片的震动只有一部分会传给转盘,另一部分会反弹回来,就如同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只有一部分光会没入水中,大部分会被水面所反射的道理般。有了如此认识后,便大胆买下了SOTA的SuperMat,因Oracle的转盘外围有一圈突起的护边,无法容纳得下SuperMat,于是用400号水磨砂纸,沿着SuperMat的边缘小心而均匀研磨直到尺寸完全相合,按着撕下SuperMat背胶的腊纸,用力压使其和转盘完全密合便大功告成了。

由于传动系统的改良便扭力大增,加上重量不经的SuperMat后,不需调整仍能维持定速。此垫有相当的厚度,由于轴心不够长,加上Oracle的垫片后,遇到厚唱片便无法锁上唱片镇,便将从前和AQ Superclamp配合使用较薄的胶质垫片来取代,此时高度已达轴心的螺纹部分,这部分较细,于是套上一段厚度合适的热缩套管,便能和唱片的中心孔相吻合。放上唱片并旋上唱片镇后,发现唱片和转盘的接合十分紧密,以平常熟悉的唱片来试听,音乐一出现马上给我一个很大的Shock,因为实在太好了,一个具体而微的音场在喇叭后面形成,宽度直抵两牆,深度似乎有超后牆之势,从前较不明显的高度也初具规模,听opus的TestRecordlA面第一首"TIDENBARAGAR"时,在这方面的感受尤其深刻,巨大的空间及声音在其间激盪所产生的空气感表露无遗;音像更加明确,层次感更清晰,试听"翡翠森林"这张电影原声带唱片,各种打击和电子合成乐器的位置历历在目,乐器的大小及形状也有不错的表现;泛音更充足,低频的控制得宜,背景杂音变得较低,动态对比更强烈,试听Chesku的"拉赫曼尼诺夫第二号钢琴协奏曲"的中板刚开始EarlWild用力弹奏钢琴时,整合钢琴被弹得震动的威力及如帝王般的钢琴音色,紧紧扣人心弦;按着试听各种不同性质的唱片,整体上的表现皆较前有明显的进步,我想会有如此大差异的部分原因是老唱片垫已有硬化的现象,功能自然会打个折扣,如以新的唱片垫来和SuperMat比,差异必定会缩小。修改后的唯一副作用是觉得音乐的能量稍有向较高频段延伸的现象,低颇及极低频的量感损失了一些,也不知问题出在那裡?相信将来总会找到解决的方法。

五、唱臂座部分:

Oracle的唱臂座(Armboard)是一块直径约8.5公分厚约1.2公分的压克力圆板,靠着三组可逐渐锁紧的螺丝组件和底盘延伸过来的外环"夹"紧,用夹的方式不可能和外环有大面积的接触,再加上重量轻,很难将唱臂传来的震动化解或有效的传递至底盘上,一定有相当比例的能量再传回至唱臂,因而对音质产生不利的影响。有鑑于此,新推出的Oracle唱盘可改用铝质唱臂座,重量增加,为了和外环紧密接合,座与环之间还要加上一种"Morite"的物质,但由于材质的差异性,我怀疑震动是否仍能有效的传递至底盘上。唱臂座方面牵涉的问题较複杂,我虽有构思但尚未採取实际行动,想法是採用1.8公分厚的唱臂座,下面1.2公分仍保持现有的大小,上面0.6公分的部分扩大成和外环般大,如此使可用锁的方式固定臂座,和底盘接触面积大增,加上体积大,重量自然增加不少,相信能更有效的抑制震动,至于用何种材质,可能要实验才知道,我已计划去车一个黑檀木的来试试。

我的唱盘改良行动已进行了半年多,每一改革步骤都是在对唱盘有进一步的了解下才敢动手,所以大都能产生正面的效果,我不会因此而自满,尚有许多空间能让我自由发挥,改良的工作将持续下去。改良中除了SOTA的SuperMat较贵外,其馀大都不花什麽钱,从中也可获得不少乐趣及经验,和唱盘相处十多个年头中,只有在这用脑想及用手做的半年中获益最多。我深深相信任何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器材,当初的设计者们一定投入无数的心血及智慧,使用者的基本责任便是将器材的性能尽量发挥,这必须对器材本身有相当的了解与研究,其中的乐趣不是常换机的朋友们能体会的。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