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otech专业耕耘在顶级线材已有数十年功力,他们设计线材从技术本位出发,没有玄奇花俏的宣传包装,而是走平实诚恳的路线。这次试听的Neotech Amazon-ITX平衡线,外观上看起来不过是一条做工精緻的平衡线,但裡头可藏着Neotech最新的冶金技术,以科学製线的精神创造更为丰富的聆听享受。
矩形横切面

如果我们只从外观上来瞭解Amazon-ITX,那蓝白交替的披覆与隔离网并没有太多令人惊奇之处,粗壮的线身早已经是高阶线材共同的设计要点。Amazon-ITX第一次引起我的注意是在2009年的喜来登音响展,当时Neotech发佈了最新UPOCC单结晶纯银矩形设计导体,相当有意思,传统上线材导体横切面都是圆形,但Neotech却特别设计出矩形横切面,从根本上改变了设计。
为何要从圆形横切面改为矩形横切面?早年超细线径的李兹线流行时,音响工业(或说线材工业)就已经努力宣传所谓「集肤效应」(skin effect)对讯号传输的影响。何谓「集肤效应」?就是电流在线材内导通时,大部分都走在线材表面,而中央则很少有电流通过,因此李兹线成为新的希望,因为李兹线非常细小,可以创造最大的表面积,让电流快速通过。也为「集肤效应」的理论流行,细线径组成的绞绕线与粗线径的单芯线展开了数十年的争辩论战。线径究竟该粗该细,其实没有标准答桉,因为线材的设计并不是只看导体这麽个单一因素,而是包含屏蔽、绝缘、避震等等,全部都要考虑在内,不能一概而论,但粗与细的争议,基本的理论就是在「集肤效应」,只要是圆形线径的导体,就避不开「集肤效应」的影响。
消除「集肤效应」
反观Neotech新推出的Amazon-ITX,他们採用了崭新的矩形设计线径,如果把线材切开,用放大镜观察,导体横切面呈矩形,如此一来就没有「等距」的中心点,讯号的流通会均衡地在导体中流通,而不会像圆形导体那般大部分在表面走,藉由导体结构上的创新,消除了「集肤效应」的不良影响。为了设计出矩形结构,Neotech少不了要另外开模製作,还好这家公司掌握了最重要的冶金技术源头,自家就能抽线。

而Amazon-ITX所使用的导体不仅是矩形结构,还使用Neotech自家最高等级的纯银UPOCC。UPOCC是Neotech的招牌材料,也就是「单结晶银」,透过冶金精鍊的特殊製程,抽出结晶长度超长(结晶直径大约200公尺左右)的单结晶银,如此一来在1.5公尺(甚至更长)的线材当中,就没有任何结晶的缝隙,消除讯号传递的任何细微障碍。单结晶银与单结晶铜,在音响线材都是常见的导体材料,这种特殊冶金製程的材料,其导电特性非常优秀,但因为抽线的机器特殊,且抽线的速度很慢,导致其生产成本相当昂贵,因此只有在高价线材上面可以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