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商与原厂同步庆祝
今年是Jadis这品牌成立的第二十五年(在1983年,原来只小量生产管机的品牌Defy正式以Jadis为名设立公司开始经营),结婚二十五週年在西方世界称为银婚,是很值得庆祝的大事。本文介绍的JP80MC Gold前级与JA80 Gold后级,就是二十五週年限量版本,全球只生产一百套,加上各种华丽装饰与零件补强,一百五十万的价格,我想日后它们会变成收藏品。
为什麽我说它们日后会变成收藏品?首先是因为这两台机器本身有特殊意义。JP80MC与JA80可以说是Jadis的创业作,当年徐文进就是看到CES展览报导中JA80的漂亮造型,才亲自去法国拜访这家厂商,进而成为Jadis在台湾的代理商。很巧的,这也是1983年发生的事情,因此今年也是徐文进代理Jadis二十五週年纪念。用创业作的前后级扩大机来作为二十五週年纪念产品,纪念意义更是不同凡响。
外观更显华美
就让我们来看看週年纪念器材与一般版本有什麽不同吧!首先,Jadis的商标字样底下多了二十五週年字样,这是最明显也最好辨别的差异;再来,前级、电源、后级机箱总共四个网罩的顶盖也都印上了浅色的Jadis二十五週年商标,在某个角度反光时看起来非常明显,但是又不会太抢眼而显得突兀,这种低调的奢华也符合Jadis一贯不浮夸的美感;再来,固定网罩用的长螺丝与一般版本的螺丝顶端造型不同;面板改用3mm厚的铜板,旋钮与拨杆也改为镀铬;最后,输出变压器上方也增加了镀金的装饰。这些小小的变化,让这套器材比起一般版本更添几分华贵气息,但又一眼就能认出那是Jadis的机器。
内部暗地增强
内在呢?JP80MC Gold二十五週年版本基本线路与一般版本完全相同,但是用上了更好的配线。JP80MC Gold的小管子通通用上了金属壳包覆着,可更进一步降低麦克风效应(一般版本仅有几根管子有金属壳);MC唱头输入改为自动侦测线路,换唱头不必再另外作调整;交连电容也改用特选的零件。还有,在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机箱底下的脚垫也改为脚钉了。
至于JA80 Gold二十五週年版本,电源端子改为镀铑、电容改为铁弗龙材质、输出变压器、串叠线路都经过改良,而且输出变压器到喇叭端子的内部配线也改良了。底下的脚垫不但改成脚钉,钉的顶端还是钢珠。从这些外人看不到的地方可以看出,Jadis并不只是把外观做得更漂亮,而是真正在设计上继续做改良,让机器的内在与外在都能更精进。据代理商表示,这套二十五週年纪念版的价格其实比起一般版本没贵上多少,他们希望能用合理的价格来吸引音响迷们购入收藏。
Jadis与Westlake的标准搭配
好了,不管说多少理由,一套卖价一百五十万的前后级,如果声音没有全面性,那再漂亮也都是枉然。在一个下午我造访了长春路上的志兴音响,就是为了聆听这套机器。当天搭配的器材都是一时之选,喇叭是Westlake BBSM-15tNVF,讯源则也是全套Jadis,转盘是JD-1 MkⅡ,数位类比转换器则是JS-1 MkⅢ。所有的线材都是Westlake产品。Westlake也是台湾众多Jadis用家最常搭配的喇叭,因此这样的组合有参考性。
这个聆听空间我已经到过多次,喇叭是摆在房间宽边,因此聆听的距离大约在三米左右,左右喇叭之间拉得很开,应该有五米以上。这个空间大约十多坪,有地毯与壁毯,沙发后方则有扩散板,是典型的LEDE(Live End Dead End)设计。
六十瓦却有极佳控制力
由于JA80 Gold输出功率仅有60瓦(旧款为80W,后来的版本採用较高的A类设计,因此功率稍微小一点),我并没有期望它发出毁天灭地的声音,因此我一开始用小品来试听这套组合。放上Jacintha的「Autumn Leaves」专辑(Groove Note GRV1006-2,Joy Audio),一开头的贝斯拨奏出现,就吓了我一跳,那是非常扎实、非常真实的贝斯拨奏,弦的弹性与低频的饱满延伸都是第一流的,而当歌声出现时,那通透、温暖的人声带着很棒的咬字细节,口型也非常明显。
而当爵士鼓敲钹时,那钹声带着正确的金属质感,阵阵的残响也把录音空间的特性描绘得非常清晰。这哪是六十瓦管机该有的声音?这种表现能力是非常全面的。一看BBSM-15tNVF的规格,原来这对喇叭效率高达99dB,难怪能够让小功率管机也发出这麽棒的声音。不过,JP80 Gold能将每边两颗十五吋低音单体控制得这麽好,贝斯线条一点都没有朦胧感,音场还是这麽宽大,这些都让我对这后级的控制力另眼相看。
真实又充满细节的演出
紧接着当然是试试看比较激烈的演出。拿出与Jacintha专辑同样录音阵容(Joe Harley製作、Michael C. Ross录音溷音、Bernie Grundman母带处理)的Audioquest录音精选「BluesQuest」(Audioquest Music AQ-CD1052),聆听Bruce Katz Band The Powler中的钢琴演奏,钢琴敲到低音键时,发出了巨大、真实的共鸣,那种力道是可以直接传达到皮肤上,让身体感受到的,带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真实质感。而转到Doug MacLeod的One Good Woman,一开始的爵士鼓的鼓点拳拳到肉,连响线鼓敲击时那种金属线振动的质感都表达得相当清楚,而脚踩大鼓踩下时那种低沉、饱满又充满了弹性的劲道,与高品质晶体机发出的低频并无二致。我还注意到一旁吹奏的口琴,那声音是非常真实、立体的,高声吹奏时一点也没有动态压缩或是失真出现。
再转到Doug MacLeod自弹自唱的Old Country Road,那吉他演奏的尾音实在太漂亮了,每次弹奏都带着不同音色的变化,这是我以前听这录音时没有注意到的,非常微小的细节。我想,这套组合已经将CD中蕴含的讯息完全发挥了出来。
听了两张唱片,我已经很肯定这套前后级有着扎实的低频、能刻划出真实的音质与音色、细节多如繁星、解析力超一流、音像立体浮凸而有很棒的音像大小比例,能够再生又宽又深的音场。这样的音响,还有什麽好要求的呢?
连很小的细节也能显现
当然有!我在想,这样的组合能不能再生摇滚乐的气势呢?毕竟这已经是超过五百万的音响组合了啊!换上Beatles「Love」专辑,才是这套组合真正让我傻眼的开始。这张专辑可说是现代溷音技术与想像力的极致,让四十年前录製的音乐以超越时空的面貌出现在乐迷耳中。一开头合唱清唱的Because背景带有很低电平、野外收录的鸟声,要知道,鸟不是歌星,不会站在那边让录音师乖乖录,因此除了此起彼落的鸟叫声之外,还有鸟振翅飞翔的声音,而那振翅时的空气鼓动与移动感,虽然是很小声,但是却十分的真实,让人清楚的感受到音像由音场中央偏右开始往左快速飞翔的移动感。
再转到Eleanor Rigby,这首曲子将一把小提琴与一把大提琴分别放置在音场的极左与极右方,而录音很显然的都是用近距离收录,声音非常的直接,但是也极为真实,听起来不应该产生生硬或是尖锐的感受,快速拉奏的时候那擦弦的质感非常明确,还带着很棒的黏滞感,这些感觉都让人清楚知道这弦乐不是合成乐器产生的。
可表现层层叠叠的层次感
最后听A Day In Life,这首堪称Beatles史诗杰作的歌曲结构分明,配器由简至繁,经过重新溷音后,那层层叠叠的管弦乐与大量人工残响加工的人声交织之下,简直就像是在听交响乐一般的过瘾!我原本担心管弦乐到达巅峰时的音量会让这套系统崩溃,结果完全没有任何让我不安的声音出现,可以轻鬆过关。
接下来我进一步测试这套组合的声音质感。马友友与Bobby Mcferrin的专辑「Hush」是我最近常听的唱片,第七轨的现场录音中,马友友的大提琴居于音场最右侧,音像超出右方喇叭之外,那琴音却仍然十分饱满,而且拉奏的表情非常丰富。如果你听马友友的唱片而没有觉得他是个伟大的大提琴家,那麽我想你的音响系统一定还有改进的空间,因为就算在这样嬉闹的小品中,我还是听到了非常好的演奏技巧,而且那琴音质感非常真实,不会夸张到好像低音提琴,形体感恰如其分,还能充分表达出高贵的音色。
极弱音的拉奏听了舒服
再换上雷史毕基「古代歌谣曲与舞曲」(Mercury杜拉第版)。虽然这是张TAS超级唱片,不过我直到最近才慢慢体验这个录音真的是伟大。第三轨慢板前奏的乐团轻声拨奏,那闷闷的勾弦声在这套系统上听起来还是那样鲜明,而弦乐以极弱音拉奏时,细节非常多、质感非常真实,就好像绒毛一样让人听了觉得很舒服。舞台较后方管乐器的吹奏形体感、右方大提琴的独奏质感也都非常棒。如果你觉得号角喇叭(特别是Westlake号角喇叭)声音会粗,那你一定要听听看用Jadis这套扩大机驱动的Westlake号角喇叭,声音可以柔细华美到让人感动的地步。
狂暴的大场面也安然过关
最后我以两张超大场面的唱片测试这套组合的极限。第一张是伯恩斯坦指挥维也纳爱乐的马勒五号(DGG),第一乐章在铜管吹奏过后,狂风暴雨般的强奏瞬间接手,震到整个空间似乎都跟着撼动了,但是在这样强烈的动态起伏下,我仍然没有感受到任何动态上的压缩,而且每个乐器的定位还是很安定,弦乐也不会瘦或是尖锐。虽然许多人认为单点录音有最佳的效果,但是这个多轨录音溷音的杰作,听起来让我彷彿置身指挥台,而所有的乐器在眼前一一「爆发」出来,充斥在整个空间中。这种「全景式」的音场震撼,是着重于音乐厅聆赏般真实感受的单点录音难以企及的。
在一旁的徐先生这时告诉我,如果后级换上JA800,驱动力的表现还会更好。但是说实在话,我已经听不出任何「还不够好」的地方了。
钜细靡遗的录音重现
最后拿出郑明勳指挥巴士底交响乐团的圣桑第三号交响曲,这张刘仁阳顾问也推荐过的唱片我是在Focal发表Grande Utopia EM时听到的,听完后马上就去买了回来。第二乐章一开始的管风琴低频就有如声音的地毯一般铺陈在整个空间中,在中段乐团拉奏与管风琴齐出的片段,舞台前方还有弦乐的轻声拨奏,在一般解析力不佳的系统中,这拨弦声会被乐团拉奏及管风琴掩盖掉,但是在这套系统上,我还是能够听到很温暖、很清晰的拨弦。到此,我对这套系统的重播能力再无任何怀疑。
试听完这套系统,我其实还有两个遗憾:第一,没能听到JP80MC Gold前级的唱头放大表现。不过Jadis前级一向以低背景噪音着称,我相信它的真空管MC唱头放大一定有很好的表现。第二,没能听到这套扩大机搭配其他喇叭时的表现。要知道效率99dB的喇叭不是人人都会採用,而六十瓦的扩大机也不可能完美驱动世界上每一对喇叭。转念想想,九帝卖出的Jadis扩大机多半搭配Westlake喇叭,而这样的组合也的确很棒,价格也相当,因此聆听这样的组合应该也跟多数用这套扩大机的音响迷家中组合相似,这样的声音多数Jadis用家也应该听得到。
听一辈子也没有遗憾
两百六十万的喇叭很贵吗?一百五十万的前后级很贵吗?我想一般人都会认为这样的音响价格很贵,但是如果你有机会到志兴音响听过这套组合,我想你也会跟我一样,发现这样的组合声音已经很接近所谓的「完美重播」,从交响乐、摇滚乐到爵士乐都能展现出一般同价位音响难以达到的极高完成度。你买五六百万的进口轿跑车会开一辈子吗?我想很少有人会这样作,但是同样的价格买到这套音响,其全面性的声音绝对可以让你听一辈子而没有遗憾。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我要说这套组合有着极佳的价值感,拥有它们除了珍藏纪念价值外,还带有听各种音乐时幸福、过瘾的感受。
以往我总觉得奇怪,在TAS发烧唱片榜单中,为何这张动态并不强、也没有深沉低频演出的雷史毕基「古代歌谣曲与舞曲」始终高挂榜上?直到最近我再将这张唱片拿出来听,才知道原来HP并不只是追求动态与低频,极美的滑顺质感也能够得到他的青睐。手边虽然没有原版LP,但由原製作人Wilma Cozart Fine亲自监製的这个CD转录,想必也相当程度的保留了LP中的美感。杜拉第指挥匈牙利爱乐乐团,将这些古代旋律做了极为完美的演出,强弱对比分明,尤其极弱音中还充满各种细节变化,极端挑逗音响迷的耳朵,听来让人迷醉。(Mercury 434 304-2,环球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