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一路走来都使用JBL与McIntosh的搭配吗?
李sir:在Kenwood之后,就换了Marantz当时最高档的前级,与JBL 4311喇叭,大约在20年前,换了McIntosh C34前级、McIntosh MC7270后级与JBL 4344。后来喇叭没换,又换了McIntosh C42前级与McIntosh MC602后级,直到现在的McIntosh C200前级与MC1201后级与JBL DD66000。
在搭DD66000的时候,其实先拿McIntosh C42前级与McIntosh MC602后级去搭配看看,结果非常合,所以想说升级更高等的型号应该没问题,马上就决定换成McIntosh C200前级与MC1201后级,结果差异果然非常的大,尤其是McIntosh C200前级让我感受非常深。
小叶:为何对JBL情有独锺?
李sir:或许有人觉得JBL在某些方面有问题,例如小提琴不够真实之类的...其实我并不会觉得,多年以来我常听现场演出,也常到不同国家去听,自己演奏古典吉他也有非常久的一段时间了,JBL的场面、宽鬆感,与我在现场聆听非常类似,所以才会一直选择JBL。至于McIntosh,也常有人说声音粗、声音慢,可是最近的McIntosh产品已没有这种缺点了。高效率搭配大瓦数,在小声仍有细节、大声也不会吵乱、溷在一起,JBL搭配McIntosh正是这种想法的实现。
在了解李sir的器材与空间后,开始进行实际的聆听,李sir选了Horowitz at Home(钢琴)、Vivaldi 古典吉他协奏曲(李sir的专长)、四季:义大利音乐家合奏团(DVD)、卡拉扬贝九(DVD),最后再听了一下2007年原音精选。即使是这是我第2次可以好好欣赏DD66000,表现仍然让我非常的惊豔,两颗铍号角超高音与高音的特性真的不同,密度与延伸非常的自然,听起来也不会刺激与尖锐,其与两颗380mm的低音分频点设定的也很平衡,感觉没有特别突出的频段,这点真的非常考验设计者的功力,铍号角与低音单体的结合,让我享受到了音乐本身该有的流畅度,有的系统音响性很好,但缺乏流畅度,那就不对了,乐器的分离度与形体也都很完整,音色也都能正确的表达,在大编制时依然控制的很好。
日本中出阪藏吉他,1960年製。
摄影也是超级pro级的,莱卡大小砲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