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额输入电平耐压
LS17第二项继承R3的特点,就是大幅提高输入电平的承受力,在厂方公布的数据中,LS17在平衡输入时最大电平可达24V RMS,单端RCA最大12V RMS,一般消费级产品部可能有这麽大的输入承受力,这样的规格仅见于录音室专业产品。
为何要把输入耐压提得这麽高?ARC的用意是要让任何高电平输入都不会让前级过载(over drive),产生不悦的失真。一般CD输出大约2V,我所使用的Mark Levinson No.36XL的平衡输出为4.5V,有些录音室专用的D/A则可能高达9V,但是LS17所设计的最大24V输入,都远超过这些讯源的输入范围,换句话说,不管怎麽搭配前端器材,LS17就是不会产生过载失真。在这样的性能搭配下,前端讯源的增益越大,音乐听起来就显得更壮、更有力。
与上级机种LS26比较起来,LS17的平衡输入端子少了许多,不过只要音响系统不複杂,倒不构成使用上的缺憾,反而可以因此省钱。但功能上有一点很大的差异,LS26拥有三段增益控制,不仅前后级的匹配可以更有弹性,聆听时切换不同的增益,音质也会有明显差异,等于让LS26拥有三种声音个性,但LS17上面就省略了这项功能,调整功能走极简派的方向,只能控制音量、切换静音,如此而已。
中性快速不温吞
试听LS17时使用喇叭均为PMC MB2,后级则主要使用Pass X250.5,表现最为全面。作为高电平放大的第一关,LS17拥有不渲染的个性,即使是真空管前级,却能维持高度的音乐透明度,没有一般对真空管前级音色昏黄的印象。ARC标榜「High Definition」的声音特质,对ARC的工程师而言,真空管只是放大元件,并不是用真空管来为声音化妆或染色,LS17同样也具备近乎中性的个性,而非温吞晕染的调性。
由于没有同时让ARC这三部前级同台较劲,我很难从音质上说LS17就像是「Baby R3」,但是LS17确实具备声底浑厚的特质。要写下「声底浑厚」,其实下笔之时想了许久,因为单独讲厚声并不算正确,LS17的频段表现均衡,并不是一味求厚声,而牺牲了整体的均衡,而我所谓的声底浑厚,指的是高密度的音像形体,声音的基盘稳固,在表现戏剧性的音乐张力时,不会有紧绷的现象,声音形体听来有血有肉,饱满而圆润。
有血有肉的形体
譬如我自己喜欢的克莱曼「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全集」,几度拿来用在评论上,朋友跟着买了,却打电话来向我抱怨,怎麽听起来乾乾涩涩的,一点都不像我写的那麽精彩。面对这样的疑问,我实在不知道怎麽回答,因为器材的搭配需要时间和金钱,我的运气比较好,工作上可以接触这麽多优秀的器材,相对听到好声的机会也高。在LS17上面,我同样享受到克莱曼演出的精妙之处,强劲的运弓与收放自如的力道,只要音响系统能够把小提琴的共鸣饱满地呈现,那种演奏时的神韵,肯定让人流连忘返。似乎真空管前级表现弦乐特别有韵味,LS17也不例外,运指至拔尖之处,直让情绪随之翻扬。
这种声音密度高,而且维持饱满音像的特质,表现钢琴一样迷人。譬如阿格丽希的「柴可夫斯基第一号钢琴协奏曲」,我选了Philips早年的现场录音版本,在比较细瘦的系统上,阿格丽希强劲的力道,就像是要把钢琴敲坏一样,但搭被LS17播放,钢琴就像是长大了一般,阿格丽希的触键依然充满戏剧性的张力,音符颗粒略为庞大圆润,更显演奏者想要营造的强力诠释。换上馆野 泉的「西贝流士钢琴作品集」,音乐的气氛旨趣完全不一样,在LS17依然可以充分享受纯粹的聆听乐趣,即使是一张较早的类比录音,母带背景噪音较大,但是钢琴的形体依然凝聚而有形有体,细腻地诠释了收敛的演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