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聆听时,我以701F前级搭配NuForce R9 V2后级,参考喇叭则是我一直使用的PMC LB1s。系统接好了一开声,我便发现701F的增益不小,在较晚的时间聆听,听多数CD唱片的音量才转到第二格,就觉得已相当大声(而且701F转到第一格时还不会有声音),一查资料才发现R9后级的增益为27dB,算是蛮大的,而我的讯源也具备不小的输出电平,加成之下,总增益便相当惊人,因此如要搭配701F,建议可以挑选增益较小的后级,会获得更完美的匹配性。
不过话说回来,只要讯噪比控制得宜,大增益对于听音乐实在好处多多,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动态超好、规模感真切自然,例如聆听Boulez指挥维也纳爱乐,演奏「马勒第五号交响曲」的那张DG名盘,「令人屏息」是我当时的唯一感受。第二乐章如奔雷般的开头,701F的表现直让我想起立鼓掌,它非常轻鬆地就能把庞大能量推至顶峰,又能斩钉截铁地再将力道斩断,收放之间就像是武林高手,运功游刃有馀毫不勉强。这让我想起吕先生曾说,「扩大机的低频速度比高、中频慢,如果供电不足,低频会更慢,但电源足了,各频段不仅速度一致,量感更均衡,细节也会更丰富」,我尚不能验证这些话的正确性,但701F的确具备这些优点,而且表现令人激赏。
均衡大器 沉着内敛
继续听着「马勒第五号」,701F的优点也随着旋律陆续展现。它很擅于处理複杂的场面,庞大配器在701F的驱使下吞吐自如,一个宽阔的音场均衡地在眼前展开,弦乐如同波浪般起伏,沉着而厚重,似乎蕴藏无穷能量。我发现701F的表现手法不是夸耀、炫目的,而是实实在在地把每个音符、每个起落唱好,呈现出音乐的原貌,自然就会好听,而且耐听,绝对值得深刻体会。
再听旅美小提琴家曾耿元演奏的「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701F饱满的中、低频让这个现场录音显的格外亲切、和谐,鲜明的强弱落差与旋律起伏让人更觉得生气勃勃、自然愉悦。我听到小提琴与钢琴的相对位置在音场中是如此分明,但奏出来的音乐却又极度和谐而融洽,我想这就是音乐性的最好诠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