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徑變化多端
說到此處,鄧先生話鋒一轉:「各種材料的屬性,其實大家多半已經瞭解,銅和銀是電的最佳導體,也早就寫在國中物理課本上面,根本不是學問,而是常識。」那麼音響線材究竟難在哪裡?原來TcM苦心張羅各種新的導線材料,不斷反覆實驗試聽,為的就是教科書上沒有寫出來的變化。
鄧先生說,音響迷多半認為銅線的溫醇,中低頻表現優異,但高頻的通透性能不如銀線,身為專業製線者,他也同意這樣的「通則」,但是大家卻沒有注意到線徑的變化,會讓聲音的特性進一步改觀。
聊出門道了,鄧先生繼續說下去:「材質有固有的物理特性,但是線徑的粗細,還會進一步影響細部變化。」譬如超細線徑的絞繞銅線,高頻通透特性可能比單芯粗線徑的銀線還好,所以說導體固然重要,結構更有深遠影響。TcM到處蒐羅各種材料,就是要從中找出最好的組合搭配。
找配方只能反覆試做
「材料導電率不同和線徑粗細的差異,會影響聲音變化,還是屬於眾所周知的常識,但要怎麼搭配組合,像是單芯銅線搭配細線徑的銅線絞繞,究竟線徑要多細才適合?要絞繞多少股才好聽?怎麼決定絞繞角度?這些都不是任何一本電學理論書籍上面可以找到的知識。」
既然書本上沒答案,TcM就用最直接,卻也最費力的方法,就是不斷搭配、反覆嘗試,找出理想的配方。我在一旁看到不少半成品,好奇拿起來把玩,鄧先生說,這些全是失敗品,都得進垃圾桶,在反覆試做、嘗試錯誤的過程中,TcM丟掉的貴金屬原料,每年都用噸來計算,研發成本之高,可不是外界所能想像。
話題漸漸轉到線材結構上面了。從導體到線徑搭配,鄧先生說音響線材的設計結構中,最重要的就是絕緣屏蔽。物理常識告訴我們,音響線材暴露在外,就像是一條吸收噪訊的天線,要是沒有好的屏蔽,肯定會把這些散佈在空氣中的R.F.I.、E.F.I.電磁波等等,全部帶到音響系統裡面,音樂聽起來就會顯得毛噪,難以入耳。
可是屏蔽絕緣除了導體外圍的PVC之外,常見的隔離網還有純棉紗網、銅網、鍍錫網、不織布多層脫脂纖維絲、軍用抗R.F.I.、E.F.I.隔離網等等,種類繁多,該怎麼選用?該怎麼披覆?層次如何分佈?這些又是教科書上找不到答案的大哉問。TcM的辦法依然如故:不斷試做、不斷試聽。
打樣成本超乎想像
一句「不斷試做試聽」,看似簡單,卻是耗時費力,而且成本高昂的工作。TcM所想要嘗試的導體或半成品線,都不是一般市面上可以找到的產品。鄧先生得找專門的進口商,買進各種各樣的樣品線,有些廠家為了自家利益,還不願意出售少量的樣品線,TcM乾脆直接下一筆大單,再昂貴也要買回來試驗。
買回導線原料貴還不打緊,真要試驗不同的絞繞方式,不同的屏蔽披覆,還得請工廠幫忙打樣,短短幾時十米,根本找不到工廠願意處理。鄧先生可是憑著自己的人際關係,和工廠分享Know-How,約定在機器空檔時,騰出來讓他做實驗。當然,這些打樣還是得付錢,尤其在專門製作大量工業用線的工廠裡,停機打樣之間,損耗的物料不知有多少,更不用說製作幾百米的樣品線的時間,中間可以生產多少制式化電纜線。就算鄧先生和工廠關係再好,這些成本的損耗,TcM都得全數分攤,研發成本之高昂,可見一斑。
全手工編織
好不容易在工廠裡面打樣出基本的樣品線,接下來就是鄧先生發揮功力的時候了。TcM的線材幾乎都是手工線,只有前端半成品是委託工廠生產製作,後段全部都是耗費人工的工序。
我好奇的問,機器絞繞不會比人工來得精確嗎?鄧先生說,機器當然比人工來得精準,但是太複雜的結構,機器做不出來,就算買得到特殊的絞繞機器,也不符合經濟效益,工業用線動輒數萬米連續生產,而音響線材一次做個數萬米,要賣到何年何月?而人工絞繞雖然精確度不如機器,但音響線材長度短,幾公尺之內就搞定,人工不會比機器差,品管也能做得更為精細。加上若要製作銀和銅混編的線材,比例多少、絞繞角度如何,全部都得逐步嘗試,這些全靠鄧先生的手上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