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听SONY STR-DB780,感觉其声音颇具重量感和密度,低频沉稳扎实,声底厚、速度快,表现出一种从容大度的气魄,将电影或音乐中的大场面再现得气势恢弘。中频部分纹理清晰、质感分明,对声音音质的还原十分真实,音色方面也不偏不倚,很少渲染。DB780的高音不属于甜润诱人那种类型,而是相当真实,相当直接,对讯号的细微变化能做出灵敏的反应。环绕声播放时,DB780的解码效果令人满意,主要体现在声道分离度高、音场逼真、细节丰富,各声道的连贯性也相当出色,与电影的运动画面配合得天衣无缝。
总体看来,SONY STR-DB780是相当超值的机器,它只有入门级进口功放的身价,性能和功能却媲美中档甚至中档以上的产品,值得强烈推荐。
Pioneer(先锋)VSX-C300
超薄设计的影音器材近来相当流行,不少厂家都纷纷推出超薄型DVD,造型简约时尚,很是吸引了一大批追逐新潮的消费者,先锋公司则是这股潮流的领导者之一。从DV-3310/5310开始,先锋的普通消费级DVD就一直坚持采用漂亮的超薄外形设计,而且还有优异的性能和精良的制造品质,因此在市场上非常热销,真不愧为影音行业的“先锋”。除了生产超薄型DVD,先锋还推出一款带FM/AM收音功能的超薄环绕声AV接收机,用于跟其超薄DVD配套,组成一套风格统一的系统,它就是这次专题中的“时尚明星”VSX-C300。
VSX-C300的机身厚度只有65mm,毫无疑问是9款机器中最薄的一台,而且也可以说是目前市场上最薄的AV功放之一。VSX-C300面板上开有浅浅的弧形凹槽,造型跟自家的DVD造型同出一辙,搭配起来可谓天衣无缝。机器的面板布局简洁清晰,正中央是一个荧光显示屏,显示屏左边为电源开关,右边为一组圆形的讯源选择小按钮,最右侧是主音量控制旋钮。为了便于连接摄像机等活动影音设备,VSX-C300将一组音/视频AV输入端子放在面板上,免去了绕到背后接线的麻烦。此外,VSX-C300还提供了一个6.35mm耳机插座,以方便使用耳机的聆听者。
背板上连接端子不算特别多,但因为背板面积比一般的AV功放小了许多,因此还是被排得满满的。AV输入有3组,均带光纤数码输入,其中的VCR端子是一组输入/输出环路,配有将音/视频讯号输送到录像机的AV输出端。加上面板上那组AV输入,VSX-C300总共可以连接4台AV设备,足够一般家庭应用之需要。视频输出端子有两组,可连接两台监视器。除此之外,VSX-C300还提供了一路超低音讯号输出端子,用于连接有源超低音音箱。
VSX-C300具备标准的5.1声道杜比数字/DTS双解码功能,兼容模拟时代的杜比定向逻辑,另外,还配有SRS公司的TruSurround虚拟环绕声功能,用于双声道播放时产生一定的环绕声效果,在几种虚拟环绕声技术中,TruSurround的效果相对而言比较令人满意。VSX-C300能对耳机信号进行环绕声处理,启用“Phones Surroud”功能就可以感受到具有包围感的音效,尽管实际听感比不上杜比公司的耳机环绕声,但还是能给听者带来新奇的聆听体验。对于双声道播放,用家可使用“Musical”、“Drama”、“Action”、“Game”等DSP音场模式来美化修饰音响效果,若选择“FLAT”,则回到平直的Hi-Fi播放模式。
功率放大器薄型化的主要矛盾在于保证充足的电源供应和良好的散热效果,对于多声道AV功放来说,这两个矛盾尤其难以解决。VSX-C300怎样做到的呢?打开机箱可以看到,VSX采用了超薄的EI型变压器,由于窗口面积有限,不能容纳太多匝数的线圈,所以必须采用高导磁率铁芯,这需要有高性能的材料作为保证,否则变压器就会因磁饱和而严重发热。经过长时间通电工作,我们发现VSX-C300的变压器温升在正常范围以内,说明其设计合理,工作可靠。在散热处理上,VSX-C300用一条截面为“口”字型的空心铝型材取代常用的翼片散热器,以尽量缩小占用的体积,对于这种小型机箱来说,机内的每一寸空间都很宝贵。显然,VSX-C300的散热面积并不十分充分,为了保证散热效果,机器的背板上特意安装了一个小风扇对着散热器的空心口,当温度较高时风扇启动,急速流动的空气能有效地将热量排除到机外。
尽管已经对电源供应和散热问题作了特别考虑,这种超薄型多声道功放的输出功率还是受到一定限制,不可能象大尺寸机器那样随心所欲地设计功率强劲的放大电路。VSX-C300的标称输出为5×30W(6Ω),这5×30W的功率来自三洋公司的一块STK402-040和STL402-240厚膜集成功放块。30W功率当然不算大,不过若搭配正确的扬声器,并在合理尺寸的空间内使用的话,还是能得到不错的效果。
散热器右侧是解码板,环绕声解码、DSP处理等功能全集中在这板子上。该电路板采用高密度的SMT表面安装工艺,元件排布和焊接都非常工整,显示了先锋产品一惯的高品质制造水准。板上的元器件也相当考究,解码采用美国Cirrus Logic公司的Crystal CS493292芯片,A/D和D/A转换用了日本朝日精机(AKM)的AK7706和4112芯片,它们都是十分精良的高性能元器件,使整机的性能指标得到了有效地保证。
在操控性方面,VSX-C300为了外观设计的需要,最大限度地简化了面板上的控制功能,除了讯源选择和总音量控制可以直接在机器本体上完成以外,其余的所有操作都依赖于随机配备的遥控器,即便仅仅想换一个电台,都不能直接在机器上操作。这只型号为AXD7310的遥控器并非VSX-C300功放专用,它是多功能的通用型遥控器,还可控制先锋公司的其他影音产品,例如DVD和电视机,所以有不少按钮。多数按钮一键兼有两三种功能,要实现某种控制需要先切换到相应设备的控制模式才行,操作不是特别直接。而且遥控器是英文标注,不熟悉英文且不善摆弄电器的用户刚开始使用时恐怕有些费劲。
VSX-C300还有一些不太令人满意的地方——准确地说,应该是不太令音响迷们满意的地方。第一,VSX-C300虽然带有超低音增强功能,却不能具体调节高低音的提升或衰减。调节左右声道的平衡,也要通过操作不够方便的声道电平设置才能实现;第二,电源滤波只用了两只4700μF的电容,让发烧友难以接受,不过考虑到VSX-C300只有30W输出功率,这个容量从技术上讲也是合理的;第三,喇叭端子是比较“单薄”的弹簧接线夹,粗一点的喇叭线很难插进去;第四,电源插座是收录机上使用那种扁平插座,也显得比较“单薄”。当然,从VSX-C300的输出功率和设计定位来看,后三条都不是什么问题,只是不能满足发烧友追求“用料扎实”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