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述ECI-5在用料方面的改变来看,初步可知其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使机器工作得更稳定,消除一些虽不影响音质和使用、但又比较烦人的小毛病;二是使声音的透明度更高,能量的分布更均衡,高频的延伸也更细腻、光滑,满足宽频和高保真的需要。至于ECI-5在工作电流、电压方面是否也作出了改变,因时间所限,只能留待下次再作探讨了。试音时,还是找回ECI-4当年的老搭档Spendor SP100,节目源则是长盛不衰的EMC-1 UP激光唱机。一开声,“音乐之旅”功放那份特殊的韵味仍在:甜美、湿润、饱满,带有一种阴柔感,值得去细细地回味......再细听下去,就逐渐发现ECI-5的魅力所在了,而这种魅力是通过SP100来表现的:SP100的声音似乎变得清晰、凝聚起来了,一般外界认为的低频混浊、中频音染大,高频延伸不足的问题,已经得到较大改善。
SP100以往一味“腻甜”的风格有向“清甜”的转变的倾向,这样的SP100无疑是能带给它的用家更多的细节、更好的定位,而一直困绕着发烧友的“SP100低频难搞好”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关键是,ECI-5在能把SP100控制住的同时,又不会把它的声音收得紧梆梆的,或者使它的声音多了某些“火气”,此时SP100的声音仍是那么的柔和、肉感,只是去除了一些身上的赘肉、反应更敏捷罢了。举个例子来说,发烧圈中不是盛传夏韶声那张《谙2》的录音如何如何的好吗?我也买了一张来听听,但以前用SP100来放时,并没有觉得这张碟有一种“令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最多觉得里面的第四首合唱歌曲《车站》比较感人而已。但这次换了用ECI-5来推之后,SP100所呈现出来的细节确实比以前多了不少,例如演奏者的指甲轻轻刮擦吉它弦的声音,都能比较清晰地呈现出来,其它的细节如夏韶声吸气声、吞咽口水的声音、甚至喉咙中的颤音等,更是不在话下。这对于这么像SP100这么一对比较传统、人们认为音染比较大的音箱来说,在过去发烧友在这方面是不会寄予太高的期望的。但随着ECI-5的加入,上述比较出色的细节表现能力,可以说是它顺便带来的物了。
ECI-5给SP100带来的第二样礼物就是“较干净的声音背景”。各位,您千万不要以为这“较干净的声音背景”是唾手可得的,实际上整个音响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使整个声音的背景变得“不干净”起来。例如功放的失真大、信噪比较低,会使声音背景不干净;音箱在失真、音染、瞬态任一环节不过关,也会使声音背景不干净;听音室声学条件不好、摆位欠佳等,同样也会使声音背景变得不干净。而ECI-5使SP100的声音背景变得“干净”起来,个人认为在很大程度是得益于ECI-5选用了更优质的元器件,使声音的透明度大大提高,同时也拓宽了频响,从而提供了更高的保真度。而SP100在改善了声音背景的透明度之后,所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声音的层次感改善了,不再有一些含糊混沌的东西充斥在音符之间;声像的边缘变得更锐利、形体更凝聚,从而使声像之间的距离好象拉开了,音场的空间感一下子好了不少;人声小提琴的泛音更丰富了,相比之下,原来的人声、小提琴虽然比较甜美,但在灵气、活生感方面却明显逊色不少,显得比较“木”……。总之,在ECI-5加入之后,就使SP100在声音方面发生了较大的提升,发烧友们所抱怨的音染大、速度慢、低频肥等现象均得到了比较明显的改善。
按照我个人的理解,ECI-5可以看作是一台“全面加强”型的ECI-4,因为内部的元器件的素质均得到全面的提升。再看看ECI-5价格,仅是比ECI-4多了1000元左右,因此ECI-5的售价还是比较克制的——您想,光是全机那一大堆的WIMA正品电容就很不便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ECI-5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新的型号。有过“摩机”经验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有时换几个电容、电阻,都会使机器的声音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那么像ECI-5这种全部更换更优质电容的做法,还怎能不让声音发生“脱胎换骨”般的变化?实际反映在听感上,ECI-5的提升也是非常明显的,主要表现在声音更加细腻、精致;活生感和透明度使音符变得更栩栩如生、声像定位也更玲珑剔透;速度感、驱动力、动态范围也得到提升,使ECI-5在驱动较难推的音箱时,显得更气定神闲、举重若轻,搭配音箱的范围自然也就更广了。由于时间的所限,这次我只能用ECI-5推Spendor SP100,下次有时间的话,我还想用ECI-5和Harbeth SHL5、B&W N805、Dynaudio 1.3SE、ProAC Response 1SC等时下流行的名箱再实地搭配一下,相信那时的收获和感慨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