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这是个“高清”横行的时代,高清概念已经在许多人的脑海里烙下了很深的印象。高清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画面质量:从高清电视到高清投影仪,从高清数码相机到高清DV,高清已经彻底颠覆了传统视觉享受的概念,以毫发必显的品质带来一场视觉革命。对于PC用户而言,享受高清意味着从CPU、显卡、显示器等全方位做好准备。而在LCD显示器与电视逐渐融合的年代,整个数字家庭的构成方案更是随着高清时代的到来而悄然发生变化。
高清时代让我们的眼球真正享福了
一、解码高清视频——PC究竟需要多强?
DVD的视频质量显然并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毕竟这项技术已经使用多年,即便其性能依旧出色,但是市场永远需要新技术作为推动力,因此新一代的高清视频标准呼之欲出。说到高清视频,很多朋友的第一反应便是HDTV(High Definision TV)。微软在发布WMV HD高频视频格式之后,一直不遗余力地宣传高清晰视频的优越性。在其官方网站上,一些高清晰视频至今仍可下载,不少用户也提前感受到那种“毫发必现”的视觉震撼。但是,当我们PC解码WMV HD像幻灯片一样时,大家都开始惊呼:该为高清时代而升级PC了!
1.CPU性能要求有多高?
高清视频对CPU性能的要求到底是多少?其实,现在不少朋友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甚至部分媒体也在误导大家。一般而言,我们看到只1080p规格并且基于H.264格式编码的视频就认为是当前HDTV高清应用的典型高端代表,因此只要能够顺利解码就意味着CPU满足需求要求。那么这种认识到底对不对呢?
在很多高清论坛中,我们经常发现不少用户发帖询问:为什么自己的配置和其他人几乎一样,CPU、显卡、内存和硬盘都是同档次的,但是别人解码H.264@1080p很流畅,而自己却在忍受幻灯片的折磨?其实,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绝不仅仅是解码器设置的因素,而是涉及到高清视频的编码速率。目前,有的H.264@1080p高清视频编码速率高达20Mbps以上,而有些则只有5Mbps,这对于CPU负荷量来说可谓是天壤之别。
H.264@1080p在20Mbps编码速率下的效果
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很简单的测试。在合理设置播放器、分离器和解码器的情况下,Athlon 64 3000+配合512MB内存以及GeForce 6600GT显卡就可以很流畅地解码10Mbps的H.264@1080p高清视频。但是,当我们换成平均25Mbps的H.264@1080p高清视频之后,这套配置明显变得吃力起来。其实,这个例子已经给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在应付90%以上的高清视频时,目前几乎任何一款主流CPU都足以胜任,因为真正高于10Mbps编码速率的H.264@1080p高清视频很少见,除非是一些发烧友才会下载。而如果大家已经对高清视频“走火入魔”,那么在配置CPU时选择双核是必备的,并且购买Core 2 Duo或者高频Athlon 64 X2也并不会显得浪费,毕竟现在CPU依然是解码超高清HDTV的性能瓶颈之一。
现在使用AMD与Intel入门级双核CPU是比较实惠的选择
2.显示器多大才够用?
我们经常看到的HDTV分辨率是1280×720和1920×1080,这对于如今的显示器而言的确是不小的考验,如果分辨率进一步提高,那么将很难在现有的显示器上获得更加出现的画质,因为此时的瓶颈在于显示设备。另外也可以肯定的是,对于32英寸以下的屏幕而言,1920×1080分辨率基本已经达到人眼对动态视频清晰度的分辨极限,也就是说再高的分辨率也只有在大屏幕显示器上才能显现出优势。
1080p标准的HDTV视频
除了分辨率是HDTV的关键,编码算法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HDTV基本可以分为MPEG2-TS、WMV-HD和H.264这三种算法,不同的编码技术自然在压缩比和画质方面有着不小的区别。相对而言,MPEG2-TS的“压缩比”较差,而WMV-HD和H.264更加先进一些。十分容易理解的是,“压缩比”较差的编码技术对于解码环境的要求也比较低,也就说并不需要高性能的硬件设备。但是,无论如何压缩,其实视频分辨率依然和显示设备分辨率有着对应关系。
17英寸LCD就足够应付720p高清了
现在,拥有1680×1050分辨率的20英寸LCD几乎是玩转高清视频的最低要求。720p标准的高清已经有落伍之嫌,用户使用17英寸LCD就足够应付。此外,考虑到性价比因素,我们认为当前也只有22英寸的宽屏LCD才值得推荐。作为明智的消费者,现在不应该拘泥于面板、真彩、接口等技术指标,拥有22英寸的大视野才是实现良好高清视频应用的前提。而至于24英寸LCD,这可谓是最佳的选择,因为它能真正与1080p标准对应分辨率,那种没有分辨率拉丝的感觉的确是非常爽的。可惜的是,现在24英寸LCD还没有降价到位,因此22英寸绝对是当前最理想的过渡之选。
DELL 2407WFP让人眼馋
3.存储系统如何搭建?
很多HDTV发烧友总是非常强调硬盘的速度,但其实我们只要很简单地进行计算就可以发现,当前主流IDE硬盘的内部传输了绝对可以满足高编码速率的HDTV要求。因此,某些高手号称需要配备高转速SCSI硬盘纯粹是误导,大容量的高性价比SATA硬盘才是首选。至于RAID0等加速效果的磁盘阵列,其实意义也并不大。由于PC用户使用的RAID控制卡较为低端,甚至是南桥芯片所集成的,因此实际应用中的CPU占有率并不能忽视,有可能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
至于容量方面,当然是越大越好。即便是很很多发烧友小巧的WMV HD格式,一般来说60秒的1080p质量的WMV HD格式文件是60MB左右,一部三小时的电影,就得占掉10GB的容量。因此,一个200GB以上的硬盘是绝对必不可少的。如果有条件,配备320GB的硬盘有着最好的容量价格比。
大容量SATA硬盘最实惠
对于很多高清发烧友而言,如何存储视频成为一大难题。客观而言,DVD刻录机依然是缓解硬盘存储压力的最佳选择,尤其是D9刻录可以有效解决一些大容量视频文件的存储难题。至于蓝光刻录机与HD DVD,目前相关设备和刻录盘的价格实在太高,甚至还不如购买多个大容量硬盘来得实惠。
蓝光还是无法在价格上平易近人,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