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D使用中的若干实例解析(2)


声音切换与设置的原理

有一个网友遇到这样一个难题:他原本使用的是一台SANSUI牌的DVD影碟机,但更换了一台SVA DVD-8200后,他无法在遥控器上找到原来的“音频”键。于是他就想在设置菜单中设定“语言”一项为“中文”,但很不幸,这款DVD播放机在语言设定项中只有法语和英语(是这位网友的帖子上如此叙述的)。那么怎样才能正常选择自己想要的中文配音呢?
这个疑问涉及到2个层面的问题。

首先是DVD光盘的伴音原理。在制作DVD影碟的时候,作者采用视频流(可能是一个或多个),加上多路音频的方式。这些被附加到视频流上的音频流文件可以是AC-3文件、WAVE文件、DTS文件或者MPA文件。虽然音频文件的格式不同,但都是对模拟音频进行采样后编码。因此不管原始的音频是人说的英文、中文,或者仅仅是一声怪叫,我们统统不管,只是把它通过数模转换成为上述音频文件中的一种,然后再叠加到视频流上。回放时再由DVD播放机解码为原来的模拟音频,从而被人耳所接收。因而这些音频流本身并不存在中文、英文或者西班牙文的区别。

其次是DVD播放机的语言预设置与音频切换的区别。

由于DVD电影光盘通常具有多种语言,自己所需要的语种并不总是处于默认播放的第一音轨位置,因此DVD播放机提供了语言的预设置功能。比如用户喜欢法语的原声大碟,就可以在设置菜单中把初期设置中的“对话语言”(具体的叫法可能因品牌而不同)一项设为“法语”。这样每次播放DVD影碟时,播放机就会首先探测是否有“法语”标识符的音频流存在,如果有就解码播放该音频流:如果没有就播放处于第一音轨的音频流。

但由于世界上的语种实在太多,DVD播放机不可能罗列出所有的语言目录供用户选择,所以在“语言预设置”中一般只有:英/法/俄/西/中/日……几大语种的选项。同时由于笔者前文所述,一些光盘的音频流并没有语种标识符,或者语种标识符在盗版过程中被去除了,等等原因,因此DVD播放机的遥控器上一定还有快速在所有音频中进行切换的一个功能键存在。

所以,我的解答是:DVD遥控器上一定有音频切换的按键,但名字可能叫做Audio、L/R、声道之类。至于SVA DVD-8200的播放机如果在音频预设置中只有英语和法语,如果情况真如该网友所言,那只能说作为一款在中国地区销售的DVD播放机有这样的设计盲区令人遗憾。

2天后,该网友给我发来网络短信,告诉我遥控器上的“声道”键就是以前的音频切换功能键。SVA的说明书上说:用来切换VCD左右声道的功能。又是一个鲜明的中国特色。难道不是吗?!

D-5与D-9哪个更好

在一个DVD影迷的网站上,我看到一个热闹的帖子,许多热心的影迷在讨论DVD-5和DVD-9究竟是什么,哪个更好。甚至一个网友看了评论以后问,自己买了一台国内某名牌DVD播放机,但好象所有的DVD-9都放不了,所以一向只买DVD-5。他问大家自己是否被商家“坑”了。

DVD-5就是大家通常指的普通DVD,一面是反射面,另一面一般是图案,容量为4.5GB。

DVD-9就是本文要重点探讨的单面双层碟,一面数据,另一面一般为文字或图案。制作工艺成熟且容量较大,达8.5GB。盘片结构如下图:

图中处于下层的数据层我们称为“0层-L0”,上层的数据层我们称为“1层-L1”

DVD-10即双面单层,容量最大9.4G,两面都是数据面。由于两面都有数据,没有地方印刷图案,一般在内圈透明处贴有相关标记。DVD-18即双面双层,容量最大17G, 两面都是数据面。DVD-10和DVD-18观看时读完一面需要取出光盘翻个儿,读另一面的内容。(极少数带上下2个光头的播放机能不需要翻碟而播放正反面的内容)

与DVD-5相比,D-9的优势就是信息容量大。DVD-9存储容量为8.5GB,是DVD-5的1.8倍。DVD-9之所以不是DVD-5的2倍,这主要是因为双层反射率降低以及各层间的交叉干扰,使得DVD-9“坑”的尺寸必须适当地加大以确保其读取的可靠性。

正是因为容量比D-5大,在存储完一部电影后,发行方还有一定的空间来存储一些与电影有关的别的信息。比如导演、演员、电影公司、电影背景的介绍,未来的新片预告、影片精彩场景的拍摄花絮……使得一张电影光盘真正成为了一件收藏品。

据笔者所知,好来坞正版大片除了迪斯尼拍摄的二维动画片外,都采用DVD-9作为电影载体。可能有的消费者会不以为然地说,反正我用盗版。这是只知其一。盗版商为了追求利润,在盗版过程中往往将正版D-9盘的内容重新灌压到D-5盘上,为了减少信息量,一方面删除了所有的电影花絮,另一方面压缩了图像的码流,直接导致了图像质量的明显降低。事实上,笔者不否认自己也购买过盗版碟,但笔者总要等到D-9的盗版碟出来后才购买。

当然,究竟是要品质上乘的DVD影碟,还是贪图便宜购买劣质碟,每个人的选择不能以好坏来定性,但是一台DVD播放机如果不能播放DVD-9的碟片就一定是一台有严重故障的机器!这才是本节的重中之重!!

正是由于DVD-9独特双层结构的原因,在播放中就存在一个:从下数据层——0层,转到上数据层——1层,进行读取的情况。我们把光头的这种工作状态叫做“层切换”。激光头读下层盘时总是从内圈开始,并从里往外读取,读完下层后激光头处于外圈位置,然后变换激光焦点的位置,再读上层盘。具体读上层盘的方法有2种:

(1) 逆光道路径法,即读上层盘时从外圈开始,并从外向里移动。我个人习惯把这种方式叫做“U”字法。

(2) 顺光道路径法:即读上层盘时从内圈开始,并从里向外移动。我个人习惯把这种方式叫做“Z”字法。

“层切换”涉及电机运动、光功率、激光聚焦等等的技术要求,因此是DVD播放机伺服系统非常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也是外国客户非常重视的技术性能。

2个月前,国内头号便携式DVD生产商的一台便携式DVD(7寸LCD屏)被送到笔者跟前,笔者被告之该款便携式DVD已经在那个工厂停产,外销的机器已经开始召回。经过检查就是在“层切换”上出现了故障:那款机器在换层时跳过了2-3分钟的电影内容没有播放。这个故障被国外的用户发现了,最后的结果当然就是召回。然而当国庆期间笔者外出时,却发现该机型居然还在国内搞促销!由此可见,我国的消费者的确对于什么才是DVD播放机真正严重的故障,的确缺乏有力的判断能力,这也是促使笔者撰写本文的原因之一。

在结束本文的时候,建议消费者在购买DVD播放机的时候,带上一张DVD-9盘,当机器播放时打开“屏幕显示-Display”功能,观察在换层的时候是否出现跳过时间、读不下去、长时间停顿等等状况。免得在这个问题上又让商家给“坑了”。知识永远都是保护自身的最好方式。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