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在我身旁的是区君祥先生,我们合作录音的《客途秋恨》、《大闹梅知府》已有四、五年的历史,唱片推出后也很受欢迎,很多人认为区先生的唱功很有韵味。 2002 年 9 月,我们在新加坡的 CD 欣赏会中播放区先生的《客途秋恨》时,引起相当大的轰动,许多人都说怎么这样好的东西,从前竟不知道。现在很高兴可以在香港采访区君祥先生。可以告诉我们你是怎样学习南音的吗?
区:其实我并没有正式的老师教,我只是觉得别人唱南音很好玩,我也玩玩而已。我年幼时已对粤曲曲艺有兴趣,七、八岁时已开始学粤曲,也学其他广东音乐与西乐,是我的舅父栽培我的。由于我的父母要外出工作,自小便寄住在舅父家。我的舅舅很疼我,知道我对音乐曲艺有兴趣,便请了几位老师回来教我中西乐及唱歌。四十年代有部收音机已是很了不起,我舅舅也买了一部,还有旧式、手动的留声机。我的启蒙老师是澳门的刘就瞽师和银娇师娘,他们主要教我唱。后来他们离开澳门,我舅父又请了别的老师教我。十岁时我加入了音乐社,初时他们还嫌我太小哩。这家音乐社在澳门历史颇悠久,叫“半闲音乐社”,组织音乐社的叔伯辈现已离世。音乐社有几位专业的音乐老师,其中一位教我锣鼓的老师,觉得我学得不错,便带我出道,到戏班工作,也做音乐堂局、歌坛等,也到过香港去。我们曾跟何非凡先生的“非凡响”,麦炳荣先生的“大龙凤”、“锦添花”,陈锦棠先生的剧团,以及任、白的“仙凤鸣剧团”一起工作。我这位老师现已移民到加拿大温哥华,很久不见了。后来我感到歌坛、戏班的事业日渐式微,便转业做法事、功德的行业。今天我的正职仍是做功德的伴奏乐师。行内的职务叫“醮师”,工作是为和尚大师、师姑、道士及道姑念经作拍和及伴奏。我亦有念经,当“喃呒”。因为喜欢音乐,舍不得离开,故忙里偷闲也会做点业余的乐师。
易:你谈到大部分工作是从事醮师,除了念经外,你主要演奏什么乐器呢?
区:做乐师的主要乐器离不开唢呐、笛子或胡琴、锣鼓。如果乐队的规模较大,也会用上扬琴,甚至西洋乐器色士风。
易:你怎样为醮师音乐归类呢?它是属於道教音乐,还是广东音乐?
区:拍和道教仪式时便成为道教音乐,拍和佛教仪式便是佛教音乐,它们的腔调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