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话筒走天涯


资深的发烧友,相信都玩过LP。还记得当时发烧友都喜欢用动圈唱头,在众多动圈唱头中,又以Otofon及Denon最受欢迎,主要是声音好而且价格合理,因此许多发烧友初次接触动圈唱头时,几乎都由Otofon及Denon唱头开始。

玩唱盘的最大乐趣或挑战就是调校唱头,个中的滋味也只有玩过唱头的发烧友才能感同身受。由于一般发烧友都以肉眼及一对金耳朵调整唱头,因此便得借助于试音碟(Test Record)作为参考,当年用得最多的便是由Otofon所出版的试音碟。

Otofon试音碟的特点是一面录了各种测试讯号,而另一面则录了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藉以考验发烧友调校唱头的功力。试音碟封套详尽地说明了各段音乐应有的效果,由于所收录的音乐都非常有趣、好听,因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才发现上述音乐都是取自瑞典发烧唱片公司--Opus 3。

 

斗换星移,时光荏苒。

进入了九十年代,大部分发烧友已经不再需要调唱头,因为LP早已被CD所取代,Otofon的试音碟亦尘封已久。

人生的旅程变化莫测,就在Opus 3逐渐淡出记忆之际,我却很意外地在狮城见到了Opus 3的录音师兼老总Jan-Eric Persson,并且还与他作了一段专访。

以下简称Jan-Eric Persson为J,笔者为谭。

谭:通过唱片,发烧友对您的录音有了一定的认识,相信大家都希望对您的背景进一步的了解,是否可以请您谈谈进入录音事业的经过?

J:我生于一九四八年,六十年代末期,我曾参与多项喇叭的研究与开发。一开始,我们便发觉最大的问题并非喇叭的设计,最棘手的反而是如何取得可靠的录音以便准确地评估喇叭的质素。七十年代中期,录音师们大都热衷于多话筒(Multimicrophone)录音方式,由于这种录音方式必需将话筒摆得非常靠近乐器,因此便得加上人为的残响、频率均衡、压缩及限幅器等,这一连串人为的加工严重地损害了录音的准确性,同时也失去了参考的价值。当话筒与乐器只有短短五至十厘米的距离,收录到的是干燥与不自然的音色,通过调音台也不可能将乐器原有的音色还原,录音时的标准就全靠录音室内的监听喇叭。在当时我就已经强烈地意识到,好的录音必需在音乐进入话筒之前便已经正确地处理。为了得到准确可靠的试音材料,我决定自行录音,以便准确地评估我所参与开发的喇叭质素。

 谭:您在什么时候成立Opus 3?

J:Opus 3成立于一九七六年,当时我也从事专业音响业务及唱片切割与母模的铸造。到了一九九零年,我决定全职发展Opus3业务。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