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析—全数码功放
TA-DA9000ES是首先在家庭影院功放中实现全数字化的高级产品,实现了工程技术人员梦寐以求的直接的数字驱动。
最近几年,数码功放在欧美厂家中,已经有Hi-End级的产品推出,其中的丹麦的TACT S2150数码功放已经在国内的音响展中频频亮相。而在日本,醉心于数码功放的厂家有SHARP与SONY。
SONY将自己的数码功放技术称为S-Master PRO(专业的S-Master),带有S-Master PRO数码功放的家庭影院产品其实早有在中国市场上出售,目前在市场上见到的DAV-SC8、DAV-SC5就用到了这项技术。为进一步提升ES( Elevated Standard 即:高于标准的 )系列家庭影院功放音响效果,SONY首次将S-Master PRO数码功放技术用于ES系列家庭影院功放中。
模拟功放起源于电子管时代,主要的放大器件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各种能用于改善模拟功放电路的技术层出不穷,但基本上,模拟功放的缺点并没有克服。例如:发热严重、效率低,除了A类放大外,都有交越失真。提高各项技术指标严重依赖负反馈技术,为了增加频响宽度,减少信号畸变,模拟功放都需要使用反馈电路,由反馈产生的延时效应却又带来瞬态互调失真,使声音品质下降。无疑,模拟功放已经走到极限了。看到这点,SONY于是就开发了独创的数码功放技术——S-Master PRO。
S-Master PRO数码功放的电路最大优点是功耗极小。开关转换效率极高的场效应晶体管在工作中几乎没有损耗,效率可达90%以上,高效率意味着耗电小、散热要求低。在家庭影院功放中,这点尤其重要,机内的电源供电能力本身就有限,需要输出的功率又大,如果按每路输出50W,5路就要输出250W,7路就要输出350W,简直就不能同2路立体声功放相比。模拟功放的效率低,再浪费,那么能用于输出的功率就更少了。
S-Master PRO数码功放的另一个优点是失真小。由于S-Master PRO数码功放从输入到输出整个过程都是数码化的,它采用精密的信号处理(DSP)芯片,从输入到输出完全没有用上任何的负反馈回路,摆脱了负反馈回路制约。数码功放的转换时间极快,延时效应微乎其微,产生的误差低于传统模拟放大器,所以对输出控制得很好,尤其是瞬态反应更为精确真实。
此外,在S-Master PRO数码功放中还运用了两项新技术,即Pulse Height Volume(脉冲幅度音量)和DC Phase Linearizer(DC相位线性器)。
脉冲幅度音量是一种新的适合于数码功放调整音量的技术,模拟功放调整音量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电位器来调整,但全数字TA-DA9000ES就不能这样了。
传统的方法就是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处理,方法也不难,只要将代表信号的数值乘上一个系数就可以了,例如:乘2,输出电压就增加1倍,乘0.1,输出电压就减少10倍,如此类推。但这种方法会导致信号丢失。再有一种办法就是通过改变数码功放的电源电压来实现,S-Master PRO数码功放的输出功率在同样的脉冲开关信号底下,与加在输出开关功率管上的供电电压有关,因此,改变输出开关功率管上的供电电压就能改变输出功率,达到调整音量的同时所有的信号细节都不会丢失,在高衣量底下,不会发生削峰饱和现象。
DC相位线性器实际是一项仿真技术。S-Master PRO数码功放是可以实现低频放大无相移的,但模拟功放在低频段会产生相移,人们已经习惯了听这种有相移的低频,现在突然听这种无相移的低频会感到量感不足,所以,TA-DA9000ES特意装备了相位线性器,共有7种相位特性供使用时选择。使用者可以根据不同的软件、听音环境、音箱、个人的喜好来作出选择。
技术分析—i-Link输入
TA-DA9000ES装备有i-Link端子。实现用一条信号线就能传送当前SONY DVD机所能读取的所有音频信号。这项技术,SONY称为H.A.T.S(High quality digital Audio Transmission System ),全称为“高品质数字音响传输系统”,可以达到数据的双向传输。
i-Link传输数字信号的方式同光纤/同轴传输信号的方式不同。在播放器输出的资料会先存放在数据缓冲器中,在接收数据的放大器中也有类似的数据缓冲器用于存放数据,当放大器的数据缓冲器的数据量低于最低值时,就会通过向i-Link向播放器发出指令,提高数据的传输速度;反之,当放大器的数据缓冲器的数据量高于最高值时,也会通过向i-Link向播放器发出指令,减低数据的传输速度,使到放大器的数据缓冲器的数据量处于一个正常范围内,由此,放大器的数字处理器可以用上高精度的独立的时钟发生器,不受数据流的影响,降低了“时基误差”(jitter)的影响,使音质获得改善。TA-DA9000ES的i-Link端口是属于S200,传送速度只有200MHz,属中等速度。
技术分析—信号处理
除了S-Master PRO数码功放外,TA-DA9000ES其它的信号处理相信也是大家所关心的,在此仅作简单的介绍。
Dolby Digital、dts、PCM等各种由光纤/同轴端子输入的信号皆由CXD9718Q来作解码,这是大家都经常见到的一块SONY的高级解码芯片,数字影院音响效果的实现由CXD9782来完成,再经CXD2064作声道延时处理。对输入的模拟信号,两声道与多声道分别使用PCM与SACD的DSD方式来完成A/D转换,需要注意的是两声道输入不支持模拟宽频信号,要放大模拟宽频信号只有用多声道输入。视频处理方面,用CXD2064Q将复合视频信号转换成S视频,用CXA2199Q将S视频转换成色差视频输出。所有输入的同轴视频、S视频皆可转换成色差视频输出,这将简化了视频的连接。
实现9.1声道播放
可以实现9.1声道播放是TA-DA9000ES的另一大特色。从后板的音箱接线端子上看到,TA-DA9000ES最多可以连接9个音箱,包括:前L(左)、前C(中置)、前R(右)、环绕L/A(左/A组)、环绕L/B(左/B组)、环绕R/A(右/A组)、环绕R/B(右/B组)、后环绕L(左)、后环绕R(右),其中的环绕L/A、环绕L/B与环绕R/A、环绕R/B各用一路放大器来推动。如果将9只音箱全部都接上,只要将环绕音箱选在A+B档,就可以实现9.1声道播放。效果直逼好莱坞的电影录音棚。
究竟有多好
以往大家一听到数码功放,就会觉得音质有所不及,只有那些平价机种才会使用,但SONY向用家证明这个观念过时了。
试音用的信号源是Pioneer DV-S969Avi全兼容DVD机(这是我能弄得到的唯一有i-Link端口的全兼容DVD机),用i-Link进行连接,音箱选的是B&W 700系列的产品,包括:一对704做主箱,三对DS7做环绕,HTM7做中置,重低音为ASW700。
播放的软件包括:夏韶声《谙2》、林忆莲CD/SACD双碟装,《地心末日》、《怒海争锋》、《深入敌后》等 DVD碟片。从播放各种类型的软件来看,TA-DA9000ES首先让我精神为之一振的是动态凌厉,反应快速,毫无拖泥带水的感觉。仔细再听,声音的失真很小,很清晰,背景异常宁静。至于CD与SACD的差别,这次听到的声音比过去任何一次的差别都要大,SACD有更好的高低频延伸,乐器、人声明亮照人,空间感、透明度极佳。相反CD就听不到如此多的信息了。用9.1模式播放DVD碟片,极具移动感声音犹如将自己置身于现场,难得的是自己始终处于声音的包围中,其中绝无冷场。
要知道,TA-DA9000ES是一款极具实力的机型,他的潜能不是短时间就能充分发挥出来的。可以肯定的是TA-DA9000ES的推出,将进一步稳固SONY在家庭影院方面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