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T是美国著名 发烧线厂家,早于十多年前它的MH-750像大水管一样的音箱线及MI-330信号线已在发烧界大放异彩,成为发烧友追捧的名器。MTT是把发烧线带进高级与高价领哉的鼻祖。1999年MIT的一对Oracle V1 Prism 音箱线创出了最高身价音箱线皇之位,当然其效果自是叫人心服口服,既然已有如此爆登级数的Oracle V1音箱线,那信号线又如何?有没有Oracle信号线?答案是仍未有任何消息,不过在另一方面,MIT顶级信号线MIT-350 Shotgun EVO已静静地起革命。
同发烧友讲MIT线,10个中有一半都不清楚型号,但是一说到MTT四节棍、三节棍时,发烧友都知是哪一条,至于什么350、330、CVT、EVO、Shotgun等就未必个个都认识了。这对MI-350 Shotgun EVO的双节棍就完全不一样,它的一头一尾各装有一个金属巨盒(约是VHS录像带的2/3大),而奇怪的是左右声道的两条线竟连在同一个盒内。不是个个发烧友都说:“想要声道间分隔度高、干扰低就应该要将两个声道分得比较远距离,更不 要平行摆放,现在这对MI-350 Shotgun EVO岂不全犯上述毛病,那究竟MIT是什么葫芦卖什么药,何出此招?
先看看MI-350 Shotgun EVO身上集齐了MIT何种独门武器。原来绝不简单,它采用了MIT多种最新科技:SIT(Stable Image Technology)音像稳定技术、OT(Outprt Terminator)输出终结处理技术,令所伟输的能量更有效率,提升动态及音像表现、CVT(Constant Velocity Technology)完全消除相立噪音和因不同频率之音的不同伟导速度所导致的延迟失真、IST(Image Specific Technology)特定音像处理技术,令乐器间分隔度提高定位结实坚稳、聚焦准确。当然Shotgun技术是必然包括的,不过这次所用的并非在1987年所创的Shotgun科技,而是由Shotgun演变的最新JFA(Jitter-Free Analog)技术,把一切有害杂音彻底消除,所以显出背景特别宁静,音场广阔无边,微细信息及动态大量重生,使音乐连贯一体性加强。单就上述的技术已不简单,而MIT厂为了更进一步精确,再把MI-350Shotgun EVO 信号线分为(H)高、(M)中及(L)低阻抗3款,以配合不同类型的器材,厂方也附上一份表格,阐明不同牌子器材产品应选高、中或低那款最为匹配,十分详细。MI-350Shotgun EVO自然是有分平衡式和非平衡式的RCA插头上,明显地可看出是比一般RCA插头长了一大段,原来这正是CVT技术所在处,而平衡款式上的CVT技术则不置在插座上,是在那两个大黑盒内,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平衡式和非平衡式的线路设计根本不同,那技术所采用的处理地方又怎可能会完全一样!
玩MIT线有一个比别人烦恼之处是煲线时间较长,厂方的说明书内讲明先煲两日只有七成水准,要连煲足两星期才进入最佳状态,可发挥十成功力。这也合理,因为一般线只要替线本身的导体、电磁场、电子走向路线等热身,而MIT还有那几个大盒,里面有不少电子零件,又怎会不用多些时间去煲。把MI-350Shotgun EVO煲足三星期才正式测试,发觉与未煲足火候时,最大的分别是在音场和中低频上,这条350 Shotgun EVO 是融合了丰富量感及惊人分析力玩弄身,不管播放什么音乐,最先叫人刮目相看的是那种庞大而充沛力量是中、低频会忠实而正确地充塞整个音场,要注意是“忠实”同“正确”这4个字,因为只要一听过此线,就不难理解到为什么发烧友总是整天为了“信号线之间的搭配”而烦恼,其实一直以来所做的,只不过是把各种线材的失真特性想办法去让它们“隐恶扬善”,然后后出一种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声音而已。在MI-350Shotgun EVO身上,终于明白到其他线在尝试把自然和分析力集于一身的成果,离它似乎还是那么一段距离。您可曾听过近期很受欢迎的那张Robert Bonfiglio的《Master of the Harmonica》口琴录音,以往用过很多线来播这张CD时,注意力总是集中在欣赏什么透明度、音色等Hi-Fi效果上,但当换上MI-350Shotgun EVO后,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境界呈现了,是情感!一种由演奏者注入音乐里要传达给听众的诗样情怀,可感受到演奏者在口琴上吹气的那份细节,音符与音符音那份音乐律动的细微变化令人与音乐更接近,这确是在信号线中罕见的。它的另一绝技是一开始就给人一种“音场变大”的感觉,其实是因为它不但把音场向左右扩展,且还向后拉得更深更远,音场前排也比其他的线来得更前(Forward),有一点叫人惊奇的是一般在扩展音场后,音像也相应地加大。不过,MI-350Shotgun EVO竟还把音像更准确地聚焦,丝毫没有加大,使人佩服,至于空气感、分隔度、立体感等要求,对它来说只是不足挂齿的雕虫小技!无须多费唇舌。
以往曾有些发烧友批评MIT信号线声讴较慢,相信听过这条MI-350Shotgun EVO后必定从此改观,当然拿它和一些速度不平衡、有抢声的本相比自然可称慢,不过又能否像它的高度控制力,不但能延伸,而且平滑,全频具有弹性与韧力,特别在100Hz附近的冲击力更是叫人无话可说。
这条MIT的MI-350Shotgun EVO信号细确是有叫人“惊天动地”之感,不过在使用上却要花些脑筋,因为它的CVT RCA插头很长,而且黑盒重量不轻,碰上一般纤薄型前级或解码器非要小心不可,机背所预留插线的空间比一般要多1/3,如果黑盒太重,可固定在Hi-Fi架上,但是如果玩Mono Block单声道后级,又要将两件后级分开一段距离摆放的,这条350 Shotgun EVO恐怕无福消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