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的传承与创新



採访唱片公司,通常接触的是主事者或唱片製作人,很少有机会採访到作曲家,不过在「粉墨是梦」与「粉墨是梦II」当中,作曲家孟庆华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传统中国戏曲注入了新的风貌,但内涵依旧是纯粹的中国,在孟庆华的解说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瞭解瑞鸣製作唱片更深层的文化意念。

来北京採访瑞鸣,遇见孟庆华老师已经是第二天进北京中央电视台录音的时候了,不过孟老师这时有重要任务,就是跟着录音一路带着演奏家进入音乐的情境,而作曲家在录音现场指导,效果再直接也不过。我在录音室一隅听着孟老师反覆指导录音,每个小节都不放过,之后在录音中间找个空档,和孟老师聊聊参与「粉墨是梦」的历程。

做大众喜欢听的戏曲

谈起「粉墨是梦」,孟老师说这还是叶云川起的头,当时他们讨论许久,这中国戏曲传承已久,算起来大约有三百多个剧种,最后选定了十种来写曲。这过程颇为艰辛,我没来北京不知道北京有多大,没想到叶云川的公司和住家在城北,而孟庆华老师住在城南(我不禁想起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这一南一北的往返,叶云川开车就要三到四小时,大概是台北到新竹走一回,这还不算万一塞车可能要花更多时间。所以这「三百多种戏曲中挑选十种」,我们可以想像究竟花了多大的时间成本。


孟老师继续说着,这「粉墨是梦」选曲的方向不是学院派的思考,而是比较贴近市场的。孟老师说:「选曲要有时代文化的定位,而且要选老百姓都听过熟悉的曲调。虽然瑞鸣做的音乐是偏向『士大夫』听的雅乐,但『粉墨是梦』或『粉墨是梦II』并不是专门做给平常爱听戏的人来听的,而是要做大众喜欢听的。」换句话说,叶云川和孟庆华做的新曲,就是要让更多人来听戏,不知不觉受到音乐感染,而不是作给专家听的,不容易打入市场的音乐。

传统与创新之间

这个选曲方向有意思,选具备文化代表性的经典剧种,当中自然有文化传承的味道,孟庆云感叹地说,其实文化传承应该是政府要做的,但现在政府没做,反倒叶云川来做了。不过瑞鸣经营这块市场,选曲经典是考量之一,还要求这些曲子本身要好听。一旁的叶云川说,他邀请许多传统音乐家参与录音,创新的手法常常让他挨骂,说这样子搞就不够传统了。你说,做「粉墨是梦」难不难?真正传统的音乐家守着传统的「绝对值」,走不出框架,但想创新却又容易遭到非议,说这和剧院裡头的唱腔都走调了,不够传统,甚至荒腔走板。可是如果不像瑞鸣这样,在传统戏曲中融入市场的考量,又怎麽吸引不听戏的人也来听戏,甚至从来没听过京剧的老外也能一下子就接受中国传统音乐?在传统与创新之间,确实有着相互拉扯的难题。

到了「粉墨是梦II」,孟庆华表示,有了第一张唱片的经验,第二次尝试就比较大胆了,思考更多的音响性、戏剧性与变化,多声部的设计,对位也放进来了,导入更多西方的技法,表达出浓郁的中国传统。孟庆华说,在创作新曲时,传统乐曲要反覆聆听,把情绪融入呼吸当中,然后用现代人的思维把音乐写出来。这段话,道出了作曲者的心路历程,也因为如此,我们在「粉墨是梦II」当中,那传统的味道浓郁而醇厚,但旋律却又像呼吸一般自然。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