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外兩張軟體上,獲得了同樣的結論。日籍指揮家Eiji Oue與明尼蘇達管絃樂團合作的「Mephisto & Co.」專輯(RR 82CD),是近期內RR最爆棚的錄音之一,鼓聲隆隆,火力旺盛,加上HDCD編碼更加輝煌壯闊,大聲聽完後彷彿隔世。Copland CDA266輕易的在空間殘響、細節剖析與動態對比上勝出,銅管樂器塗刷一層油脂光澤,木管樂器靈活生動,弦樂組的規模感也龐大許多。難能可貴的是CDA266溫暖的中頻帶有真空管味道,綿密黏滯的弦樂比Pioneer強上一截。DV-S9比較之下弦樂偏硬,細節不夠浮凸,高頻的泛音較短,樂團的人數好像刪減了一部份,同時前後層次也較不豐富。DV-S9的優點仍在速度感與低頻的凝聚力,特別是定音鼓與大鼓連連的樂段,它能把每個鼓點一一分離,而且力道兇悍,只差量感少了一些。
SONY剛推出的1987年卡拉揚最後維也納新年音樂會DVD(SVD45985),過去也有CD問世,DVD提供了16bit/48KHz LPCM與杜比AC-3兩種聲音模式,當然這是重新Master過的。用DV-S9播DVD,相較Copland播CD,這次Pioneer又小小勝出。DV-S9的鈸聲非常逼真完整,弦樂細緻飄逸,小提琴組支支清楚,大提琴的紋理醒目。小約翰史特勞斯的「蝙蝠」序曲,DV-S9銅管部份閃爍光輝而不至過亮,觀眾席騷動傳來的現場氣氛濃得化不開。Copland CDA266的「撥奏波爾卡」固然弦樂較具彈性,形體感飽滿一些,不過DVD卻達到「弓壓弦輕重力道歷歷在目」的動人情境。
純粹比類比輸出,Copland CDA-266略勝一籌
透過這些描述,你可以知道Copland CDA266在HDCD,Pioneer DV-S9在DVD等擅長的項目,分別佔有優勢。那麼一般的CD錄音呢?雖然我現在以DV-S9當轉盤,不過還是得承認,純就類比聲音表現來說,CDA266有許多值得DV-S9學習之處。Proprius的「當鋪爵士」,Copland在第三軌「Hight Life」一開始,就表現出煙霧瀰漫的氛圍,薩克斯風溫暖鬆厚,形體感很大,整個音質較為柔軟,音場距離較近。Pioneer像是個局外人,很冷靜的觀看表演,距離較遠,音場較寬,透視清楚沒有雜質,低音輕而清,但結實而反應迅速,聽起來很有穩定感。Copland的鈸聲顆粒比較粗獷豪放,Pioneer則嫌過於拘泥放不開,這個情形在喇叭花「阿曼達」的錄音中也能發現。如果CDA266的高頻細膩婉約些,DV-S9高頻強壯靈活一些,那就平分秋色了。Copland的中頻是Pioneer趕不上的,CDA266人聲豐滿有肉,或許是輸出電平較大的關係,氣勢也雄偉些,音場則略微前傾。Pioneer輕盈靈巧,動態對比不特別驚人,衝擊力卻很強,極低頻往下鑽的能力也令人側目。
數位輸出具備開關功能,算是相當特殊的設計。
「憂傷藍色雨衣」百聽不厭,CDA266憑藉著寬大的中低頻,一下子就把DV-S9拋到後頭。人聲肯定是Copland最吃香的地方,形體感足夠,表情也有了,「喉韻」也很動人。DV-S9並非一無是處,它的音場更加寬深,明晰的線條刻畫使得定位分外精準,韻律起伏比Copland來得曼妙,低音的緊湊與CDA266鬆柔恰巧是鮮明的對比。Opus 3的低音大提琴協奏曲(CD8502)錄音美妙,我們發現Copland在寬厚暖意之餘,還帶著幾分野性,動態揮灑十分過癮。Pioneer描繪的琴聲清晰,共鳴較少,聚焦卻清晰許多,好像把近視眼鏡擦乾淨,擺脫霧裡看花的遺憾。用銀線可以提升CDA266的速度感與清爽感,不過要小心中低頻減肥的副作用,至於DV-S9用了銀線,只怕還會雪上加霜。試聽兩部器材時,全部使用Power Source頂級電源線,這組線有類似NBS Statement的效果,讀者心裡可以有個權衡。Copland的擴大機多半是真空管與晶體混血設計,有真空管的舒暢中頻與暖意,也有晶體的力度與能量,在現代感中仍保有極佳的音樂性。CDA266不及大哥CDA288堂而皇之從容自若,基本個性卻差不多,是可以讓人放鬆心情享受音樂甘美的器材。
影像極佳的DV-S9,作為轉盤聲音一流
DV-S9既然如此不濟事,我這麼囉唆的人怎麼還會用它?首先,它的畫面品質無可挑剔,至少是現階段的最佳參考標準之一,DVD品質好壞一目了然(不是每張DVD畫質都好,也有挺傷腦筋的)。在越大畫面的情況下,DV-S9越能展現實力,最近以SONY新的VPL-S600U液晶投影機投射150吋銀幕(16:9),觀看Hi-Vision與IMAX電影轉製的DVD,效果足以跨越廿一世紀而無憾,這算不算是額外附贈的大禮?其次,只用它當轉盤可說是物超所值,搭配mbl 1511數類轉換器,高貴的氣質與細膩甜美的質感,對味極了。搭配Theta GⅤ數類轉換器,一方面彌補了Pioneer低頻方面的弱點,一方面又改善了Theta高頻的滑溜度,效果還是很棒啊!Copland CDA266當轉盤使用時,穩定感、開闊的視野、低頻紮實程度,以及高頻密實迫真的表現,就不及DV-S9來得好。
即使以日本Hi-End器材的標準來看待,Copland的金屬加工層次還是相當高。
Telarc錄音夠飽滿,柯布茲與辛辛納提管絃樂團合作的華格納「女武神騎行」(CD80379),Copland除了銅管洪亮壯大外,管弦樂齊奏時Pioneer步伐堅定沈穩,CDA266反倒有點單薄。羅伯蕭指揮羅伯蕭節慶合唱團演出的「奇異恩典」(CD80325),兩部器材挖掘的細節差不多,DV-S9表現的合唱團人數多一些,各聲部旋律線分明,獨唱的人聲中氣十足;CDA266調子軟一些,規模感則不如類比輸出優秀。Proprius「憂傷與喜悅的旋律」非常動聽,Pioneer當轉盤仍有不拖泥帶水的特色,反應靈敏,動作輕快,低音提琴結實有彈性(不是鬆垮肥胖的假彈性),音場透明龐大;Copland中規中矩,挑不出什麼問題。整體而言,Copland CDA266當轉盤時,仍有一些日本機械的色彩,即使用了Power Source電源線,小家子氣隱約可見。到目前為止,DV-S9加GⅤ的表現,我覺得還可以接受,低頻表現不若Proceed PDTⅡ,高頻的延伸與透明度卻更好,形成兩種都好吃,但相當不同的口味。
音響工業要加油
音響工業發展超過百年,進入High-End領域也有數十年之久,如今面對新一代的試聽媒體,需要更加努力才不會被超越。或許我們可以從同樣是百年老店的維也納歌劇院得到一些提醒:
如果你透過衛星轉播,觀看由馬捷爾與維也納愛樂演出本世紀最後一次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大概就能體會資深樂迷的感慨。自從Decca在1980年首度以數位錄音發行新年音樂會錄音後,這每年一度的盛事就成了票房保證,卡拉揚、克萊巴……全都令人難忘。但從去年的慕特開始就有點力疲了,但根據一些外電報導,維也納國立歌劇院(樂團就是維也納愛樂)飽受批評,都快成了笑話。某位指揮家說:「有時他們演奏錯誤之多,我都要為他們感到無地自容!」觀看指揮帝王卡拉楊最後一次指揮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DVD,的確發現這個老牌樂團有點老態龍鍾了。音樂之外,舞台表演也是砲聲隆隆,一些樂評家說:許多演員彷彿沒有排演就匆匆上陣,著名的維也納少年合唱團掃到颱風尾,也被批評一頓。最近柏林愛樂總監阿巴多與維也納歌劇院合作演出威爾第的歌劇「西西里晚禱」,由於彼此默契不足,演出結果被大大消遣一番。有份觀眾調查指出,六成的觀眾表示他們最欣賞維也納歌劇院的建築,而不是裡面演出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