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图展现指挥新权威-2008柏林爱乐重返莫斯科


欧洲音乐会指的是每年五月一日柏林爱乐交响乐团的演出,作为纪念1882年柏林爱乐的成立,但2008年的欧洲音乐有着不一样的意义,柏林爱乐选择在莫斯科着名的柴可夫斯基音乐院大厅举办,而这是继1969年卡拉扬带领柏林爱乐在此地演出之后,相隔四十年才再度踏入莫斯科,因此BD侧标特别写着「柏林爱乐重返莫斯科」。

1969年柏林爱乐来到莫斯科,在声势如日中天的卡拉扬带领下,本来应该是一场精彩绝伦的音乐会,但时值东西方冷战,时机敏感,音乐会原本没有任何政治色彩,但当时德国外交部长宣布柏林爱乐出访苏联是一次「官方行程」之后,整个音乐会就变了调,莫斯科当局下令封锁本次音乐会,连公车都不准开往柴可夫斯基音乐院大厅,但柏林爱乐依然敬业地演出。在卡拉扬指挥下,首演了萧士塔高维奇「第十号交响曲」,作曲家也亲临现场,演出依然是极为成功,但此后柏林爱乐未曾再度造访,直到四十年后由拉图带领重返莫斯科。2008年的政治气氛显然和四十年前完全不同,苏联已经解体,俄罗斯走向市场经济,东西方冷战早已消失无踪,柏林爱乐再度踏上此处纯粹是一场音乐文化之旅,不再受到政治无情的打压。 

就曲目的安排上,由于是在俄罗斯演出,拉图开场选择史特拉汶斯基的「Symphony in Three Movements」,浓浓的俄罗斯风情在柴可夫斯基音乐厅闪耀光芒,另外两首曲目则是「布鲁赫小提琴协奏曲」与「贝多芬第七号交响曲」。担任小提琴独奏的是少壮派的雷宾(Vadim Repin),因为年轻力盛,加上拉图活力旺盛的指挥,表现出力度强悍精湛的布鲁赫,是这张BD音乐会的一大卖点。雷宾还有一位出名的师兄凡格洛夫,比帅气,凡格洛夫要比雷宾有条件,但流起鬍子的雷宾则显粗犷剽悍,更有北方人的气魄,演奏时张力十足,演奏起布鲁赫很能表现出北风萧瑟的气息,拉图与柏林爱乐与雷宾的搭配相当契合,表现均衡,演出相当精采。 

但如果说要收藏这张蓝光片,最重要的还是贝多芬「第七号交响曲」,这代表了拉图诠释古典大师的新时代意义。从2002年正式接掌柏林爱乐以来,拉图刻意引进当代作品,扩大现代曲目,但许多人还是期待着拉图诠释古典时期作品。就如同其指挥风格经常出人意表之外,拉图突然在2008年2~4月一口气演出贝多芬九大交响曲,并且刻意选择在2008年欧洲音乐会演出贝多芬「第七号交响曲」。拉图对乐曲的分析与诠释,自成一格,在「第七号交响曲」当中,拉图增加了两支倍低音管(contrabasson),而贝多芬的总谱上则是完全没有这项乐器,拉图解释说:「贝多芬之所以不使用倍低音管,是因为在那个时代这项乐器的音高不容易控制,就像在白辽士时代的低音号(ophicleide)一样。」在2008一系列贝多芬交响曲演出的文桉上拉图这麽写着:「虽然没有文献纪录证实,但我们相信贝多芬在某些演出当中会使用不只一支,而是两支倍低音管,尤其是需要强大音乐对比的时候。」确实,拉图的观点让这张音乐会BD有着不得不收藏的重大价值。 

此外,在最受喜爱的第二乐章当中,拉图也有与众不同的诠释,与过往大师完全不同,格外有新鲜感。这是一段宛如送葬进行曲的音乐,在木管群揭开序幕之后,进入缓慢而固定的节奏,每一段8小节,连走3段,但在第三段的时候拉图要求乐团以「几乎听不到的音量」演奏,这是前所未闻的安排,但却具有非常强大的戏剧性张力。为何在8小节的第3次让乐团变得「极弱」?因为接下来要进入对位的旋律,拉图刻意拉大了对位旋律与骨架旋律的音量差距,让听众更容易跟着对位的新旋律,也因此强化了送葬的戏剧化效果。守旧者可能觉得有些奇怪,我第一次听的时候也以为乐团怎麽忽然没声音了,但随之而来弦乐的对位出现,那种「我将再起」的气氛油然而生。冲着拉图大胆使用两支倍低音管,加上重新分析演绎的新鲜手法,这张BD就值得收藏,而暌违四十年重新踏上莫斯科演出的纪录,更增添了本片的历史意义。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