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试听的时间一天天地过去,Maestro那原本模煳朦胧的气质也就愈发成熟展现出来。哦!不,说得更贴切些,应该是让我更加瞭解自己的系统。经由Maestro的引介,我发现原本属于我系统的优点更加突显,而另一方面,一些环境因素所造成的缺点却也更无所遁形。它那有如照妖镜似的气质非但没让我恼羞成怒,反而更教我收起原先那种蛮不在乎的态度,开始把架子上的唱片选一些放在身边,严阵以待地要给Maestro一次最严苛的考验。
Straight Wire Maestro喇叭线的外形与讯号线一样,绕线方式也是同轴的,不过其表现与小老弟Teflon-12可是有很大的差异。
音响市场似乎永远也不会有沉寂的时候!虽然我在「音响论坛」上已经有好一阵子没再为各位介绍讯号线和喇叭线等各种线材,但这却不意味着音响界已经停止了对线材的研究发展;相反的,自从上一次在评论过MIT Shutgun CVT讯号线之后至今,在我的系统上上下下的,少说也有十多种讯号线和喇叭线。原本我有点想把这些经验心得综合起来再写成另一篇「龙蛇争霸」以飨读者,可是细心考虑一下便发觉这样子做十分不妥,因为这十多组各式线材中,没有任何一种是台币五千元以下的「平价」产品(所谓「平价」就是现今音响市场的消费水平来说的。事实上,不只是一些老资格的音响迷忍不住一再地怀念起Hitachi LC-OFC未应市前的那一段太平时光,就连我也始终一直无法将花个数仟元或上万元去买两条粗得畸型的电线当成是个正当的音乐手段!不过,气人的就在这些线还真的有作用,有差别,而且通常愈贵的线还真的愈好听。这怎麽办呢?苦也!)。
由于之故,我只得从中挑一些我觉得较值得为大家介绍引荐的线材来做评论。希望藉着较详实的使用心得纪录,能替您在为自己的系统选择调配的搭挡时,节省一大半的心力和时间。
新的参考系统
哦!对了,顺便先向大家提一下我的参考系统。大概是太久没在书上露面的缘故,许多读者常向我问起我的参考系统,我想也就顺便在此佔一个小空间把它写下来。不过,由于这次评线前前后后拖了一段很长的时间,其他各种器材也不断进进出出,我以下所写的,只是我在评这些线时一定要用到的器材,其他如有在试听时的什麽特殊发现,将会在论及那款线时再提出来。我的参考系统是:Audio Research SP-11 II前级,Philips LHH-1000 CD唱盘,Wadia 2000 CD解码器,VPI TNT唱盘,SME V唱臂,Sumiko Virtuoso DTi唱头,Krell KMA-100 II后级,Sonus Faber Electa Amator喇叭,ENTEC LF-10超低音。
好了,废话就此打住,紧接着就让我们把焦点对向今天的主角...... Straight Wire。
Straight Wire的特色
一看到Straight Wire,相信每一个人心裡的反应都不太一样:有人认为Straight Wire的线材透明、犀利,是整治系统音色模煳、低音溷浊、解析力不足的万灵丹;但也有人一提到它,便摇头连连,一副碰到凶神恶煞似的嫌恶惧怕,认为Straight Wire的线材音色太冲、高音太亮、中音不够丰润,是很有「癖」性的产品。
虽然,这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只是个系统匹配的艺术问题,但我们却也不难从其中看出一些端倪......。
若我们平心而论,的确,以Straight Wire过去一些相当出名的产品──如Teflon-12、LSI与TMI等来观察,其音色走向就有点像它的名字所暗示的一样,Straight,相当直截了当,没有音染,不拖泥带水,但彷彿也缺少了那麽一点音乐性,尤其在一些原本中高音就营养不良的系统上,这种特性便又都成了众矢之的;便不巧的是,强调中高音透明自然的喇叭系统又大量被音响迷所使用,所以Straight Wire的线材便似乎老是停留在帮人解决音色溷浊的层面上,离真正的Hi-End境界,总让人觉得还有段距离。
Maestro大师出击
于是,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我在刚拿到Straight Wire新推出的这款Maestro讯号线和喇叭线时,态度并不是很积极的。虽然Maestro线材的银白色线身非常美观而且结实,銲工和接头的用十上也极为讲究,最高级的讯号线还配用WBT插,喇叭线的Y型插也是镀金的材料做成的,可是这些外观上的条件似乎只说明了Straight Wire不计成本的态度而已,对音色表现上仍然不能给我们任何的保证或承诺......
所以,您可以想像得到,我是抱着一种「姑且一试」的心理将它们接上我的系统的。孰料......
孰料一接上后,我的直觉就告诉我说,这个叫做Maestro的傢伙,恐怕和它以前的哥儿们脾气不太一样,这种音色虽然有点生硬、有点不自然、有点放不开,但这些都可以原谅,因为这是全新的线材,哪一种线能在「初试啼声」时就一鸣惊人呢?可是,我要说的是,在Maestro的身上,您感觉不到属于过去Straight Wire那种稍微粗糙,中音略嫌瘦薄的影子!
这一个改变真的很吸引我的注意力,它的表现方式,像极了我过去用Siltech线材时的经验一样。这样的联想或许不太适当,由于它们一铜一银,特性上根本就不同;可是我还是忍不住要这麽告诉您,因为我实在再也举不出另一个例子足以来形容我当时内心的冲击。
渐入佳境
随着试听的时间一天天地过去,Maestro那原本模煳朦胧的气质也就愈发成熟展现出来。哦!不,说得更贴切些,应该是让我更加瞭解自己的系统。经由Maestro的引介,我发现原本属于我系统的优点更加突显,而另一方面,一些环境因素所造成的缺点却也更无所遁形。它那有如照妖镜似的气质非但没让我恼羞成怒,反而更教我收起原先那种蛮不在乎的态度,开始把架子上的唱片选一些放在身边,严阵以待地要给Maestro一次最严苛的考验。
中性的特质
中性!这或许是我为Maestro所能找出来最适恰的评语了。在与Maestro相处的这一段不算短的时间裡(事实上,我使用Maestro已经超过半年了),它所给予我的,是一种对自己系统不断省思的暗示。这般暗示就像是一个驱策力量般,促使着我一步步地从最前端的唱头开始,一直到整个聆听室的佈盖摆设都做了一番彻底的整理。在这段漫长的摸索过程中,我当然领略了很多校调音色的小技巧,但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经过这一过程之后,更拉近了我与系统间的距离,我不再那麽自愚地以为自己的系统是那麽完美无瑕,我也对这个环境、这个系统究竟能带给我什麽样的困扰和享乐有更深一层的认知;当然,我更清楚将来我在选择器材的条件上有些什麽更适合个人口味的客观因素。
这个收穫,不可谓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