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和婉约的美学体验-Lindemann 825 CD唱盘(3)


阴柔的个性

某些高级讯源非常重视细节表现,对于挖掘出CD唱片中的所有资讯不遗馀力,但搭配稍一不慎,便容易造成聆听上的压力,825却没有这方面的困扰,因为它整体的声音走向属于柔中带韧,软中蓄含力道的类型,因此细节足够,速度、动态表现佳,又不至于咄咄逼人。这样的个性最容易让人毫无防备地把唱片一张一张听下去而不自知,完全融入音乐的氛围。 

以Sony出版的J an Vogler「德弗札克大提琴协奏曲之秘」为例,第5轨大提琴改编版的《Lasst mich allein》(离我独处),大提琴线条在825的重播之下更显温婉柔美,但悠扬柔畅的线条中并没有少掉运弓的力度与韧性,反倒是它的阴柔性格,更加凸显了此曲深沉、压抑的乡愁与情感,情绪的张力更具感染性。825这样的阴柔面,会不会音乐听起来都是软绵绵的?一点都不会,而且我觉得它更能够展现音乐中的明暗对比,彷彿强弱之间的阶调拉得更开,阶调分得更细,音乐表情也更为丰富。

值得投资的标的

825并非浑厚重、大开大阖的类型,如果要聆听具有动态或冲击力的音乐,会不会不够爽?如果你要的是爆棚,或勐烈冲撞感,那麽我必须老实说825并不是这一类型的讯源,就如我之前所述,825侧重的是强弱对比,是细微处的表现,是全频段的均衡,是真实细緻的质感,以及活生的音乐性,毕竟在纯粹的音乐中,没有一首乐曲是从头爆到尾的,最强的高潮并不多(随时都在高潮,就没有高潮了),但825让整首乐曲都好听,这才是最重要的啊!

825的数位处理与数类转换电路倒锁在中层隔板上,所以图中的机箱其实是拆开了底板,可以看到机箱结构非常扎实。

最后我也比较了一下825的CD和USB播放同一个录音时的差别,我用桌上型电脑播Flac档,软体是foobar2000。我感觉CD的表现更为自然、沉稳,声底也比较饱满厚实,也比较好听,不过这是使用一般USB线的状况,如果换好一点的线,USB输入应该还有比拼的机会。但如果USB播的是同一个录音的高解析档桉(例如24bit / 96kHz),USB就全面胜出了,因为这是高解析档桉的先天优势,并不是825的CD功能不够强。

若单从价格来看,825似乎不算便宜,但相对于Lindemann之前推出的SACD唱盘,825可是容易亲近多了。如果再跟目前市面上同样具有USB输入的高价位唱盘相比,825更是具有竞争力。如果你要的是一部优质的全方位播放机,825绝对是应该要列入考虑的重要标的。

器材规格

形式:USB输入CD唱盘
数类转换:24 bit / 384 kHz,双差动单声道架构
频率响应:1 Hz~22 kHz (-3dB)
动态范围:大于144 dB
讯噪比:大于114 dB
总谐波失真:< 0.003 % (1 kHz, 0 dB FS, AES 17),< 0.0003 % (1 kHz, -10 dBFS, AES 17)
输出电平:平衡2.8 V,非平衡1.4 V
输出阻抗:平衡44 Ω,非平衡22 Ω
数位输入:SPDIF RCA,SPDIF Toslink,USB
数位输入支援取样频率:16-24 bit / 32-192 kHz
USB输入支援取样频率:16-24 bit / 44.1-192 kHz
尺寸:440×135×345mm (宽×高×深)
重量:10.2 kg
建议售价:487,500元(新台币)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