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均衡感更好了
老田这番心意绝对「听得出来」!Promise MK III+讯号线保有了恶堡线材的浑厚,但细节更多了些,我刚接上系统听的时候,觉得比以前的声音更细緻些,我想那是音乐细节增加的结果,不过低频的量感似乎少了些,可能花了一点时间慢慢Run-in,听了好一阵子,低频的量感增加了些,不过还是觉得没有以前恶堡的线材那麽地雄壮威武。咦?这是批评吗?不,相反的,Promise MK III+讯号线的音乐均衡感更好了,低频量感略收,整体速度感却提升很多,力道更好。有些人觉得低频要如浪潮一般滚滚而来,但却忽略了音乐的均衡,低频虽多,音乐却显含煳,Promise MK III+讯号线的升级之处,就是越来越均衡、越来越细緻。
就拿「柴可夫斯基第一号钢琴协奏曲」来说,这首曲子的第三乐章一开始就是勐烈的定音鼓敲开序幕,铜管与木管呼啸而过,紧接着钢琴演奏第一主题,音乐一开始的强奏决定了音乐的气势。用Promise MK III+讯号线搭配聆听郎朗与巴伦波因合作的DG版,定音鼓有不错的力道,而且形体收束良好,感觉不会拖泥带水,有些强调低频量感很多的线,听起来似乎很厚,但却没有速度,连带让后面紧跟着拔尖拉高的铜管与木管跟着含溷起来,Promise MK III+讯号线没有憨慢温吞的问题,而是紧凑地推升音乐气势,随后钢琴独奏进来,郎朗的演奏速度并不算快,Promise MK III+讯号线把音符的颗粒刻画得很好,琴键带有适当的重量感,轻与重的对比清晰明朗,能把这些演奏的表情生动地表达出来。
走向更为均衡
因为Promise MK III+讯号线的走向更为均衡,感觉上和过去老田推出的线材个性有些不同。老田的线一向在低频上面着墨颇深,量感一定不输给别人,所以以前接触恶堡的线材,先入为主都觉得他们偏向「补低频之不足」,书架型喇叭的用家或者觉得自家音响系统低频不够者,搭配恶堡的线大概八九不离十,一定可以修成正果,不过Promise MK III+讯号线似乎不是这麽一回事,声音走均衡路线,而不是「补低修高」的类型。听了个把个月,有时抱着Run线的心情边工作边听,有时刻意拿出大考片来试试看,声音从生涩到圆熟,Promise MK III+讯号线的低频量感增加了一些,但进步之处主要不在量感,而是质地,Run过之后更显圆融滑顺。我不禁要想:老田现在用的鑑听音响系统是不是越搞越大了,相对低频的质感要求更高,造就了Promise MK III+的清新面貌?
贝多芬第五号钢琴协奏曲,左:塞尔金(Rudolf Serkin)演奏版本。右:葛莉茉(Helene Grimaud)演奏版本
贝多芬版本比较
因为越来越均衡,Promise MK III+在较大的系统上搭配效果会更为明显。我在家裡用尊品版复刻LS 3/5a,Promise MK III+没有增添太多虎虎生风的低频,但中高频延伸则更为滑顺。虎虎生风的低频对吗?实际上音乐厅不可能会有「撼动裤管」的低频,就算是管风琴也不会如此,Promise MK III+的珍贵之处,就是更为精緻细腻的音乐表情,也就是这番细腻,让我门更接近演奏者诠释音乐的表情。譬如贝多芬第五号钢琴协奏曲,我特别锺爱塞尔金晚期与小泽征尔合作的Telarc版,而晚近让我比较喜欢的新版本则是葛瑞茉在DG的发行。在第二乐章的慢板,塞尔金柔中带刚的力度如行云流水,触键的重量虽然轻,但隐藏着刚毅的线条,那是严肃的贝多芬,而葛瑞茉则刚中带柔,触键表面上比较硬调、比较平板,但是却藏不注柔软的女性气质,在Promise MK III+上面,即使是这麽细微的音乐表情变化,都能细细地挖掘出来,用心聆听,这Promise MK III+还真不简单,身价虽然不高,但却能让我们辨别这麽细部的音乐表情,您说这番升级不明显吗?
声音线条感强烈、直接
Promise MK III+更上层楼之处,我觉得是在音乐线条的处理上更漂亮了,虽然觉得低频量感比预期中少,但清新通透的特性却更为明显,那是因为装上新的碳纤维搭配镀铑端子吗?还是老田新设计的绞绕结构所致?我不知道,但我确定Promise MK III+有着更丰富的音乐表情,而不是纯粹为了追求音响性而服务。我想再举谢霖与海汀克合作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为例,这是一张1970年代的录音,由类比转数位发行,母带的背景嘶声还很明显,但录音的真实感非常强烈,尤其小提琴线条浮凸,彷彿可以感受到谢霖站在乐团前面一夫当关的气势,用Promise MK III+聆听,小提琴的声音线条感很强烈、很直接,但高频延伸却不显刺激,而是带着适当的圆滑度,跟着第三乐章跃动感强烈的轮旋曲旋律,Promise MK III+唱出了贝多芬的清朗,欢乐之中还带着一些严肃,音乐表情更为生动了。
更生动的音乐表情
Promise讯号线其实恶堡推出了很多年,进化到了MK III+版本,外观上有着很明显的变化,但我觉得那是表面用料上的进步,毕竟产品外观的修饰总是要越来越好,不然怎麽叫作进步?我知道一般消费者一定会看外观,但Promise MK III+最让我印象深刻之处却不在外观,而是音乐情感的表现,Promise MK III+的走向更为均衡,低频的量感略微收敛,而中高频的质感更好,总和起来则是更生动的音乐表情,而其中维持不变的是老田对音响迷与爱乐者的坚持,Promise MK III+这次进化只多了200元,但箇中深刻的音乐表情刻画,又岂是金钱可以衡量?我想对老田说:「兄弟,您可要赚到钱,这样爱乐者才会继续有便宜又大碗的音响线材可买,加油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