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V/6V输出可供选择
再来要注意的是Dual AES(AESl与AES2)数位输入端子,也就是有二个XLR端子并排,这二组端子要同时用,不能拆咸二个独立的XLR端子来用,如果拆开用,将变成军声道。
Debussy背板上的平衡输出端兴非平衡输出端是采闲各自的缓冲级,因此您可以同时使用这二组端子来接驳二部扩大机。此外,在背板上还可以看到一个小扳手开关,写著2V/6V,这是类比输出端的电压输出切换。假若您要接前级,我建议还是采用标准的2V输出,因为当切换到6V输出时,有时候会有过荷的失真出现。
写到此处,只提到Debussy的面板与背板,内部呢?对不起,我并没有仔细看过,因为当我拆开底部螺丝时,发现线路是反过来装的,必须将连接线路板的排线解开才能拿出整个线路板,所以我就放弃了。不过,由於Debussy的内部设计与Paganini、Puccini相同,所以应该也是采用5bit 2.8224MHz取样,搭配他冢专利的Ring DAC,我想这些资料不必多说了,有兴趣的读者不妨找Paganini数位类比转换器的资科来看。或者,看dCS任何一部数位类比转换器的说明都可以,因为他家的设计都是,[一以贯之]。
几套搭配的不同表现
聆听Debussy的场地在我家开放式空间,搭配的CD转盘只有一部,那就是我家那部老Krell MD 10。不过我也另外接了Stello CDA500,让它输出数位讯号进入Debussy内部。二者声音比较结果,Krell MD 10比较有劲,音像也比较庞大些,但细致柔和程度梢逊Stello CDA500。老实说Stello CDA500的雷射读取系统仅是一般产品,竟然也能跟多年前的旗舰级CD转盘平起平坐,可见真空管是越老越好,数位则是越新越好。
搭配的扩大机与喇叭有二组,一组是我自己的Spectral DMC 30SS直入ATC SCM 100ASL主动式双喇叭系统,另一组则是Avantgarde Model 3扩大机推Duo G2。有意思的是,这二组喇叭恰好都是主动式(DuoG2的低音是主动式)。搭配ATC喇叭时,我用Krell MD10:配Avantgarde Duo G2时,我用Stello CDA500,我认为这样的组合能够获得比较均衡的表现。最後定稿则是二套混合印象。
Debussy搭配这二套系统时,到底声音特质有什么不同呢:这么说好了,KrellMD10本身的高频段没那么细致,解析力也不如现在的数位系统,不过搭上Debussy之後,Debussy那超级高解析的特性相当程度弥补了MDl0的不足。所以,当Debussy配上ATC喇叭时,解析力够强,音像又不会太小,乐器线条与形体也不会太细,整体而言可说浑厚饱满有劲。
而搭配Avantgarde时,Debussy那原本很强的解析力遇上号角喇叭,更是相得益彰,不仅细节非常多,层次分离清楚,而且声音很直接,音乐活生感十足。还有,因为搭配了Stello,它本身细致柔和的特性稍稍冲淡号角喇叭的『耿直]特性,让整体声音能兼得理性与感性之美。
Debussy拥有前级功能,所以我也曾试著让它跳过前级,直入ATC SCM100SAL.老实说效果不如透过Spectral DMC30SS者。差别在哪里?乐器线条比较细,人声形体没有那么饱满,低频段没有那么扎实,所以就排除让Debussy充当高前级的机会。不过,假若您想省下前级的预算,也可以尝试著以线材来搭配Debussy,让它的【前级】声音更浑厚些。对了,聆听过程中,我并没有使用电脑连接USB端子来播放音乐档案,因为我认为没有必要单独测试USB端子的声音表现能力,Debussy主要的切能还是在於擂放CD片,USB端子只是附带赠送的功能罢了,CD播得好,USB一定也会好。
最大优点是解析力
从dCS最昂贵的Scalatti系统一路听到最便宜的Debussy,老实说有点难以下笔,为什么?曾经沧海难为水!对於没开过德系昂贵跑车的年轻人而言,Mazda的RX-8可能就令他很满足了。然而,开过德系跑车之後,再来开RX-8,您会如年轻人一样兴奋吗?所以,当我在下笔写Debussy时,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揣摩著没听过dCS产品的人所会注意到它的优点。
Debussy最大的优点是什么?我认为是解析力,这种优异的解析能力好像将一切都理得整整齐齐、服服贴贴,从里到外都看得很盾楚。例如听Accuphase第三张测试片第一首『查拉特拉斯如是说]时,管弦乐内声部细节就很淸楚;一方面有整体管弦乐的圆融感,另一方面还不缺清晰的解析力,尤其是对低频段的解析力尤其清晰。
我还可以举RR那片那张‘DallasWind Symphonyu(RR—99)来验证Debussy的优异解析力。这张CD里的音乐主角就是管乐,配上打击乐器,所以乐器听在耳里相当多样与复杂。不仅如此,演奏时大小声的幅度变化很大。假若没有解析力够优的讯源,听这张CD时可能会越听越烦躁,只有一个乱字能够形容。然而,Debussy唱起这张CD来却神清气爽,各样乐器有条不紊,圆润的管状声音线条有如油水分离般接替浮现:这就是优异解析力的表现。
细节超多是第二优点
Debussy第二个杰出的优点就是细节超多,而且不抢耳,也就是很自然的浮现。例如Accuphase第三张剧试片的第二首,虽然只有钢琴独奏,但钢琴蹋键击弦的细节非常多,而且真实,超多的细节营造出自然的触键质感。
冉来我用『竹竹]来验证Debussy的细节表现。这张CD的细节表现要听哪里呢?听『筒子里的声波回荡细节],那是细微的空气波动。可不要小看这些细微的空气波动,它们让它听到很有弹性的声音。
乐器质感真实是第三个优点
Debussy第三个优点是乐器演奏的质感很真实,而且具有各种迷人的韵味。例如当我听 The Royal Ballet]第一张时,光是第一曲『缸桃钳]的弦乐就辈出,显出油光水上滑带著隐隐擦弦质感的迷人表现。接下来轻轻的管钟打击出旋律,穿插著轻轻的擦弦演奏,那又是很真实又迷人的质感。再往下听,弦乐出自然的整体擦弦质感。铃鼓虽然是很简单的轻轻摇了几下,但那真实的质感同样也让人感到兴奋。整张【The Royal BaLlet】听完,我再度感叹这套CD录音的杰出,假若您听这套CD时一直觉得声音尖锐刺耳,或单薄不堪,那真是太可惜了!
看到我称赞Debussy的解析力优异、细节超多以及演奏质感真实自然,读者们一定提不起劲,认为这是老生常谈,了无新意,难道不能说些别的吗)其实,这三项优点就可以衍生出很多的优异表现,可说是真正的重点。其他高频段光泽很好,中频段舆低频段量感适中、层次感淸楚等等与这三项优点相比,可说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除了上述几个Debussy的杰出优点之外,我还可以用几个字来道尽Debussy的声音特质:中性、精确、爽朗,色彩稍淡不浓郁。它没有庞大的乐器音像形体与线条,反而是精炼的线条,凝聚的形体:没有赘肉,不会臃肿,整体听感清爽宜人。老贾说,像Debussy这种声音特质,说它是巴哈也不为过,怎么会想到用崇尚朦胧美的印象派大师得布西为名呢?或许,换个方式来形容Debussy,读者们会更觉得更贴切些:如果说Audio Research的数位讯原声音特性如油画,那么Debussy就是水彩画。
如果说Chord的数位讯原是东坡肉,那么Debussy就是沙朗牛排。我这样比喻尽该可以让您更具体的体会Debussy的声言特质吧!
我爱德布西
2008年10月的金融海啸对 hi End音响业有没有影响?我认为有:否则dCS怎么会推出Debussy呢?想想看,Debussy的内部其实就是他家更高级机种『一以罢之】的设计,只不过改了价个名称,消费者是不是占了便亘呢?这些年来,音响器材价格多的是『步步高】,极少有『反璞归真]者。冲著dCS这种『义行],我要大声说:我爱Debus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