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Intosh(麦景图)是1949年弗兰克麦景图(Frank H.McIntosh)和哥顿高(Golden J.Gow) 在美国纽约州创立的。弗兰克麦景图先生有着丰富的电声学知识与经验,而哥顿高则以研究音乐为职业,所以McIntosh(麦景图)的音响器材是以“高传真,稳定和可靠”为宗旨。在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里,McIntosh(麦景图)可以说是始终保持其辉煌岁月的少数音响名牌之一。
1949年还是电子管的年代,McIntosh(麦景图)成功推出首部功率放大器50W-1,当年这部机在线路设计方面,McIntosh(麦景图)采用了一种崭新的方式,其后这种名为“Unity Coupled”更获得专利注册,对其日后的产品有相当大的影响。到了翌年,McIntosh(麦景图)再度成功推出可一款名为AE-1前级放大器,在之后的几年McIntosh(麦景图)不断推出多款分体式的单声道、后级电子管放大器和电子管调谐器,至1959年才成功推出首部立体声大前级放大器C20,同时具备了高电平信号输入和唱头输入部分,颇具现代机种的雏形。翌年,首部立体声后级MC240正式面世,其每声道输出达到40瓦,而总谐波失真却只有0.5%。1962年面世的C22电子管前级和MC275电子管后级,时至今日仍是部分发烧友追求的对象,每声道采用一对KT-88强放管做推挽式放大,每边输出达75瓦。在1963年随着晶体管的进步,McIntosh(麦景图)告别电子管之作是1968年推出的MC3500后级。
在六十年代,许多放大器都纷纷改用半导体组件,McIntosh(麦景图)是当时唯一保留输出变压器的放大器厂家。虽然当时有不少人严厉批评McIntosh(麦景图)的技术陈旧,设计过于古板,但McIntosh(麦景图)对此的解释是——变压器对扬声器和放大器双方都更安全,又可以使两者工作更稳定,而且音质和商品性的综合价值很高,因此表明不会放弃这种线路。另外,对半导体产品的僵硬性失真,McIntosh(麦景图)开发了“电源保护电路”来解决这一问题,并且证明晶体管并非比电子管差。
McIntosh(麦景图)功率放大器的一大特色是其一双大大的“蓝眼睛”,用作指示每声道最高输出指标的蓝色显示屏幕,时至今日仍为该厂优质保证的象征。随着多元化的发展,麦景图除了继续生产晶体管调谐器外,更加在70年首次推出一系列扬声器产品,经过二十多年的进化和演变过程,McIntosh(麦景图)在调谐器线路和均衡器系统上都取得独特的风格和成果,并获得注册专利,而其最具深远影响力的的两项重大注册专利就是音箱低音单元制造和举世驰名的“多重电子保护线路”(Power Guard)。自1973年以来,McIntosh(麦景图)所生产的大部分音箱,在低音单元方面都用上专利的LD/HP磁路设计,这项设计能将音箱的低音单元失真率降低10dB之多。
在近年来音响器材不断提高的情况下,McIntosh(麦景图)除了在产品多元化之余,对产品的升级也不遗余力。在1997年最新面世的旗舰——C100/PD100分体式电源供应前级,可以说是McIntosh(麦景图)在Hi-end市场当中树立了新的里程。C100大量采用高科技设计,除了数码逻辑驱动的电磁转换选择器外,还配备了另一组精密度高达0.375dB的音量衰减调校器,步进式音量控制更是得心应手。除了音响界方面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新兴的家庭影院系统McIntosh(麦景图)也不落后与人,早在1993年就有THX认可的家庭影院系统——C39影音控制中心,MC7106六声道功率放大器和HT系列影音扬声器系统。至于音箱方面,McIntosh(麦景图)是少数能够在早期获得THX认可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