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数位系统的温润风貌-Meridian DSP 7200数位主动喇叭(4)


声底带着浓郁感

「离我独处」之后就正式进入了德弗札克大提琴协奏曲,这是一首旋律优美的协奏曲,由木管与弦乐群开始第一主题,节奏由慢而快地进入高潮,曲子写得很传统,乐团Tutti演奏完整的呈示部,接着才让大提琴Solo登场。一开始的弦乐与木管就相当迷人,DSP 7200的声底带着些许浓郁感,那是非常「英国」的气氛,第一主题由慢而快,进入强奏的高潮,DSP 7200神定气閒地把由弱而强的对比轻鬆地呈现,进入第二主题时,铜管群引出慢板抒情的旋律,那铜管的厚度真好,不仅是厚实,还带着温暖的光泽,乐团Tutti结束,大提琴自由的拉奏出第一主题的旋律,音色真美,有如温香软玉清甜流畅,绵密而自然,紧接着乐团和大提琴Solo和唱,乐团与大提琴独奏的相对位置表现非常好,层次感很漂亮。DSP 7200与808.2的组合并不是刻意的强调层次,而是把乐团各个声部层次自然地表现,因为功学社这个聆听空间颇大,比例也不错,整个音场舒服地在喇叭后方成型,弦乐群位置比较前面,与大提琴独奏相互对话,而尾奏的铜管群温暖地浮现,位置稍微后退,但厚实中透出温暖的光真美。我不禁忘了按下遥控器,一路听下去,这首大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的Cadenza装饰奏也很特别,乐团并没有全部停止,背后还有长笛帮腔,这些细微的音符,全都和谐均衡自然地呈现,音场并非无边无际,而是巧妙地在聆听空间中自然浮现,听来不夸张,更多了真实感。德弗札克大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有多长?Jon Vogler这个版本有14分42秒,我舒服地听完整个乐章,还真想继续听下去。 

浓郁又带着甜美的音质音色

DSP 7200确实很有「英国味」,熟悉BBC LS 3/5a的朋友一定知道我在讲什么,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浓郁感,当然,与LS 3/5a比较起来,DSP 7200不仅尺寸大得多,技术规格也高得多,整体表现也好得多,但这样的比喻讲的是所谓音响的「英国味」。这个词未必永远都是好的形容词,有些人认为英国味就是音乐听来软趴趴,缺乏解析,确实LS 3/5a搭不好就是那个样子,但我讲DSP 7200的「英国味」,描述的都是好的那一面。好在哪裡?浓郁又带着甜美的音质音色!这当中如果缺乏解析,就会变成软趴趴没个性,但DSP 7200的解析力非常好,在浓郁中还顾及了纤毫细微,速度慢时,大提琴弓弦摩擦的细腻令人迷醉,速度快时那指尖运劲表情鲜活,即使我不断把音量提高,DSP 7200几乎都不会失衡,高音也不会狂飙,乐团在fff强奏时依然保有轻鬆感。

我一边忙着把音量开大开小,听听音乐表现的规模感变化,是不是能比例放大?是不是小声就没细节?是不是大声就会变得溷乱?DSP 7200都轻骑过关,我不禁要想:这难道就是多路电子分音的成效吗?Meridian的设计理念看来没错,其实许多专业录音室的鑑听系统也採用多路电子分音,但Meridian的设计更缜密,做出「全数位」电子分音。DSP 7200是3 1/2音路设计,如果我们把DSP 7200的喇叭拆解,每一个部份都独立成单一器材,包括数位电子分音器、DAC、后级等等,那不是要变出十几台器材?我们看DSP 7200似乎简单,但越听越觉得不简单,他们怎么能把那么複杂的东西全部装在DSP 7200裡面,太厉害了。 

「艾尔加大提琴协奏曲」左:杜普雷演奏,指挥则是巴毕罗里爵士。右:杜普雷演奏,巴伦波因指挥的版本

重现藏在录音当中的情感

DSP 7200播放大提琴太美了,我又选了一张精彩的大提琴曲目,是杜普雷演奏的「艾尔加大提琴协奏曲」,指挥则是巴毕罗里爵士,这张唱片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对照版,就是巴伦波因指挥的版本。以录音来说,巴伦波因的版本比较清澈通透,巴毕罗里版本则略显厚重,以情感的挥洒表现来说,巴毕罗里的版本比较内敛,此时的杜普雷刚刚跃上音乐舞台,蓄势待发,虽然年纪很轻,大提琴的演奏却显得老成,而巴伦波因版本则更为自由,更为奔放。DSP 7200虽然质地略带浓郁气息,但依然保有真实的一面,很轻鬆地表现出两个版本之间的细微差异。喔,那差异不单是录音而已,我更喜欢那音乐表情的变化。听巴毕罗里指挥的版本时,杜普雷比较像是初出茅庐的学生,但个性很强,演奏时让老师努力跟上学生自由的节拍。听巴伦波因的版本时,一搭一唱,默契更好,更多了一点点谈恋爱的味道。或许是我知道当时巴伦波因和杜普雷正在谈恋爱,所以听音乐的心情也跟着受到渲染,但这也显示DSP 7200确实很能重现藏在录音当中的情感,而不单纯只有声响。

用不同的音响竟有大差别 

整体而言,DSP 7200有着柔顺耐听的性格,浓郁中带有自然舒服的光泽,那不是耀眼明亮的色彩,而是略带昏黄的色泽。我选了齐柏丝坦与葛本合奏的「布拉姆斯第一号钢琴协奏曲(双钢琴版)」,这是世界首演录音,大部份人都听过这首钢琴协奏 ,但早年布拉姆斯写作时确实是先写双钢琴版,很多音乐历史学家说布拉姆斯其实是私心,想写双钢琴曲和克拉拉舒曼一起演奏,倒是相隔百年才由齐柏斯坦与葛本把这段逸事真实收录在CD当中。用DSP 7200搭配808.2来听,双钢琴交融和谐,这张唱片我听过很多次,也写过唱片评论,但在这裡我才听出水乳交融的感觉,原来布拉姆斯表面上把节奏写得很重很勐,许多第一次接触这首曲子的人都很难承受,首演也出师不利,相隔十多年之后才由毕罗大力推广,确实听协奏曲版本很沉很重,但双钢琴版却把声部交融的气氛表达出来,奇怪,怎么我之前听都没有这样的感觉?这DSP 7200不仅真实,更能深入表达音乐的情感。唉,难怪我会变成音响迷,同样的唱片,用不同的音响竟有如此大的差别!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