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拿日本Fine N&F录製的「Eusia String Quartet」专辑为例,Fine N&F的录音强调解析力与空间感,如果音响系统搭配欠缺低频段的平衡,很容易产生尖锐不耐听的问题。搭配着Tyr聆听,略带神经质的小提琴显得清亮,却不觉刺耳,擦弦之际的细微声响,带领出音乐的鲜活感,同时Tyr也在中低频表现出丰富的跃动感,中提琴与大提琴构成的音乐骨干,如果不够饱满,这布列顿弦乐四重奏就会听来格外紧张,在Tyr上面,各频段的均衡颇佳,而中低频稍稍多那麽一些量感,让音乐有灵活生动,又有沉稳丰润。Tyr这般在中低频「稍微」多一些量感,巧妙地赋予音乐富有感情的诠释。
搭配线材的变化,有时要的就是那「一点点」。像是Holly Cole Trio的「Blame It On My Youth」,主唱搭配钢琴与低音大提琴,清亮的嗓音衬以活泼的低频,是音乐充满活力的关键,如果低频量感不够,音乐听起来就会没重心,轻飘飘地,如果低频量感太多,缺乏线条感,那听起来肯定有点慢、有点闷。在Tyr上面聆听Holly Cole,这高与低的对比很好,却不显紧张感,低频在量感与速度感有着高度的均衡。在量感上,Tyr可以满足偏好低频者的要求,但Tyr的低频并不是光有量而已,在优秀的速度感驱策下,低频线条是很好的,无论低音大提琴或拉奏、或敲击、或拨弹,每一颗音符有着饱满的姿态,又不失其匀称。你可以想像Tyr的低频绝对不是赵飞燕的纤细,却还不到杨玉环的丰满,这般低频的韵味和魅力,是Tyr非常吸引人的特点。
中高频是Nordost的强项
至于中高频以上的表现,早就是Nordost的强项,Tyr也不例外。Tyr高明之处是在大场面的从容不迫,而即使前面我提到Tyr在低频稍多的,中性与准确的个性,依然是Nordost线材的强项。像是阿巴多早年在DG录製的「马勒第二号交响曲」,场面庞大而恢弘,在Tyr上面更显雄壮之姿,这张唱片也入选名盘100大,近期还有日版LP重发,与老CD比对,日版200克重盘在弦乐的表现有着灿烂亮丽的色泽,但低频段如定音鼓的敲打,则略向后缩,气势稍减。在Tyr上面聆听两个版本,录音的差异相当明显,老CD有厚度、有重量,光泽稍暗,但重刻LP则显得灯火辉煌,意气风发。
过去我总觉得Nordost的线材是「中性无染」的代表之一,但Tyr似乎在中高频有着独特的「韵味」,不同于过去所接触的Nordost线材。在解析力很高的系统当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录音当中「额外」的细节,譬如指挥奋力挥舞时,不经意发出的细微动作声响,又像是顾尔德偏好在演奏时低声吟唱,这些额外的细节在Tyr上面一样也不缺,而且呈现出很自然的音乐面貌,而不带有生硬的感觉。或者说,一般强调「高解析力」的线材,有时候细节的呈现略显生硬,那些录音中额外的细微声响,听起来就不自然。但Tyr一样有着高解析力,却能把额外的细节与音乐融合在一起,增添如临现场的聆听氛围。
揉合「清新甘甜」与「浓郁醇厚」两种韵味
对于「科技人」而言,Nordost可说是目前测试规格最详尽的线材厂家,光就92%光速的传导速率,至今还没有其他厂家标示类似的规格。就实际聆听,Tyr依然有着中性、通透、快速的鲜明音乐色彩,但在中低频到低频段的表现更显饱满浑厚。或者说,「清新甘甜」与「浓郁醇厚」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韵味,很难在同一款线材上面找到,但Tyr却是极为稀有的例子,成功地揉合两种面貌,不仅拥有均衡的音乐线条,其低频有量又有权威感,中高频鲜活而不过于刺激,或可作为Tyr最好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