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每五个人里就有一个是华人。无论是哪种人,或多或少都会在爱好一栏里填:音乐。若有人填“雨果音乐”,他一定和华族、华乐有着非一般情结。当然,他或许就是你——“视听艺术”的读者。在撰写此文前,我特意沏了一壶中国好茶(龙井),试着让茶香弥漫于空气。接着,打开雨果的“潮州弦丝乐”,让悠扬的丝竹之声渲染情绪。这样的氛围教人不知今夕何夕,却让我渐渐地融入了“雨果 CD 欣赏会”的气氛里。
煲机
2002年8月31日,雨果掌门人老易带着他的许多“奇异果”再度驾临狮城,让等待5年的“长颈鹿”们松了口气,也让本刊主编大人及主笔之一阿狂兄(还有小编我)兴奋了许久。
欣赏会那天,我早早地来到新加坡大会堂,目的是冲着那对JBL极品喇叭,听说光装它就用了十几个箱子,实在令人好奇。一入大厅,想不到还是慢了一拍,JBL K2 S9500早已亭亭玉立在舞台两侧,老易正忙于调试,几个助手在会堂里 “窜来窜去”地试音,见我来了便说:“你到后排去听一下,看效果如何?”在我听来每个角度都够水准,可是老易好象不怎么满意:“这对S9500是JBL里我最中意的,可惜号角喇叭虽然够劲,但皇帝位相对窄些,我担心座位偏一点的听众,听得效果会差些。”
“装这对喇叭花了多少时间?”我还是不甘心没有亲眼目睹。
“几个小时吧。光开箱就煞费时间,总共十几个箱子呢。”舞台监督俊成说。
“小小一对喇叭要十几个箱子伺候?”我装不信。(其实此乃我们这行惯用的计俩,否则怎么给读者带来 “好料”。)
“不信就跟我去后台,箱子还在呢!”俊成还是中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