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料随处可见
撇开价格面不谈,Usher在技术上的着力也令许多音响厂商望尘莫及。这部P-307的内部线路与过去Cello轰动万教的Palette极为近似,双层线路板,正中央是提供左右放大线路电源的二次稳压级(主要电源则是来自一个外置独立变压器),以2N3958双JFET晶体作为输入级,从JFET加上千金难寻的8颗Motorola 2N3440/2N5416铁壳晶体,每声道讯号在这个晶体电路中共经过三级放大,其中WIMA MKP的PP电容像不要钱似地猛用,16颗高素质的继电器依附在输入端子后方作为讯号切换开关。总体来看,P-307用料上所花下的成本实在不低,与七、八○年代高阶前级相比一点也不逊色。以Usher斥资购入的Audio Precision第二代精密仪器来测试,P-307的失真率低达0.04%,据说比以超低失真著称的Cello Palette还要优秀许多。这种失真上的差距人耳能够辨别吗?我想很难,但数据会说话,把第一关的仪器测试都无法达到高标准,事后再多的人耳调音,都只是任由听觉误导而已。
高水平的机箱做工
P-307面板设计有一种早期Krell、Threshold器材的味道,所有调整都是倚赖旋钮控制,旋钮形状则与Cello类似。最右边的音量是以Apls 323G作成,黄金般的三角牌上有「USHER Audio Technology」的浮凸字样,向左看去依序为左右平衡、录音选择、输入选择各项,素雅、简洁中还带有些许的刚性。底部以四个状似橡胶材质的圆锥作支撑,原厂随机附上的四个黑色金属垫片,可以避免器材直接与桌面接触,对声音的稳定与洁净也略有帮助。
P-307拥有6组高电平输入、1组MM唱头放大级、1组录音回路(外加一组Tape Monitor),前级输出共有2组,这些RCA端子都是使用质量很好的纯铜作材质。
快速、凝聚、冲击力强
从P-307的体积大小、供电分离设计,以及它在速度感、动态范围、声音凝聚力、低频量感以及冲击力各方面的表现,都不禁让我想起Nelson Pass在Threshold初期的力作 — FET Ten。P-307的速度非常快,没有任何拖泥带水的负面影响,钢琴的刚性触键感相当好,音粒十分结实。最近聆听几部价位超过P-307近十倍的前级,还没有一部能够在速度感上达到P-307的水平。当声音速度不够外,能量贯彻不够扎实,声音的活生度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然而P-307的高速,并不会因此减损掉声音的尾韵,与那些高价前级相比,我们只能说它在声音的飘逸感上稍有不足,高频的水分甚至比FET Ten还多出数分。
轮廓清晰,形体浮凸
P-307在各频段再现出的能量都很饱满,它像是来自阳光充足、充满活力的蔚蓝海岸,音色明朗开放,听起咆哮爵士或者重金属摇滚时的粗犷质粒让人备感兴奋。中频段相当坚实有冲击性,低频量感像是直通列车般畅行无阻,您的喇叭在低频有多少能耐,P-307就会忠实把能量彻底还原出来。在低频规模上,P-307不是庞大臃肿那型,它讲求的是清晰的轮廓以及健康的形体,播放Fidelio那张「Moon Bass」(FACD003)对于低音控制力要求严苛的片子时,就可清楚确认P-307在这方面的优秀成绩。
关于结像力的表现,应该是本机引以自豪的一点。一接上它,您就可以发觉音场中央原本晦暗不明的乐器形体马上浮了出来,凝聚而有形,如果您使用的后级属于音场较为前趋、中高频量感较多者,可以利用线材加以调整,以避免声音过于向前。
唱头放大表现
关于MM唱头输入部分,我以Goldring GR1搭配Elektra MM唱头试听。在弦乐的表现上,P-307维持了饱满的琴箱共鸣,高频部分没有低价唱头放大器的沉闷感,延伸上仍然充分,弦乐齐奏时的分离度也很高。人声演唱的中气十足,像impulse出版的「Johnny Hartman & John Coltrane 」里的嗓音就很深沉,沙哑的磁性也比印象中多出了几成。如果把它拿去与一年前我们做过的多款低价唱头放大器做比较,P-307的表现说不定会让一些欧美厂家抬不起头来。
结语
以上对于P-307声音的评述,不管是高电平或是唱头放大部分,都是以5万元单机的标准加以评量。P-307的价格∕价值比极高,同样的东西拿给欧美厂家做,没有8、9万块是搞不定的。因为有了Usher,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大声地说︰台湾能,国外为什么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