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下午,应朋友之约造访了本刊编辑部的试音室,正巧碰上了编辑部在接收客户们送测的器材‘是猜测本期评鉴的主打产品也许将会是书架式扬声器吧,反正当时我是这么想的。不是吗?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书架箱”堆了一屋子,屋子里少说也有五六对。主编大人见我两眼放光,就很客气、也相当民主地主动提出让我自己桃了一对感兴趣的回家做个仔细聆听;未了,出门的时候,除了那对我一眼就相中了的扬声器以外,主编大人还真是大方,还允许我多拿了一台合并式放大器:这也是一件我喜欢的东西,在它刚推出的时候就已经很想去深入了解的。
在此需要特别加以说明的是,关于这对扬声器,我手头所掌握的文字性资料与其箱体背面厂商罗列之出厂资料,在某些项目方面的数据并不是完全相符的:第一,灵敏度;代理商所提供的文字资料标明86dB,但箱体背面的出厂标签却显示力88dB for1w1m经买际主观聆听,个人认力该扬声器的灵敏度应力86dB/。其二就是在最高承载功率上的偏差;代理认力是70W,而厂商却标80W。功放型号上的FMJ,据我资料的显示一一实为FullMetalJacket之缩写。意思大体上是指表面封装或外罩形式是全金属制成的,对Arcam旧时产品有一定了解的朋友们都会知道其上溯几代畅销品种的外观封装形式居然会是那种看起来甚至是摸起来都会觉得相当“廉价.”的工业塑料!此次外观的改良升级,对于Arcam这一传统或是守旧得有点儿“冥顽不灵”的英式音响厂商而言,简直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或是一种质的飞跃、进化?抑或革命?……
小而齐全
两件器材在家里被我摆弄的时间相当的长;至截稿之日止,少说也有近一个月。由于时间充裕,聆听时所记录的东西也就越多,内容也很丰富,因此我打算将这一份主观评测报告大体分成三个板块进行详细叙述。本次试听所涉及的相关器材如下:ARES-1turntable十OrtofonMCl0SuperⅡcartridge的LP模拟唱片系统1信号连接线使用的是MonsterInterlinkl01:PioneerCLD-R4LD播放机作转盘十HuayunDAC—18AD/A转换器的CD唱片系统(数字信号输出连接线是一条Hitach;OS-Link~[禹光纤,而模拟信号输出使用的是一对PICWlm&CABLE);SansuiAU-888合并式放大器的前置信号放大部分作前级,BadaMA-100SE的功率放大器(前后级之间的连线)ElectronicCableSpeciaUsts—Franklin,而扬声器线缆是一对3.3nparr的KimberCable8PR),未了再加上MENNV的三分频十英寸低音密闭式扬声器系统.
首先出场亮相的是CasfieRichmond3,参考聆听使用的(CLD-R4、DAC-18A、AU-888+ma一lOOSE)这样一种评荐惯用的组合。经过仔细的调试,最终还是决定采用等边三角形聆听的位置设置,也就是说两只扬声器之间及扬声器王聆听者之间,的距离相等;扬声器内拗至直接指向聆听者的耳朵,之间距离我所决定的是1.9米。这样的系统刚发声,予人第一印象一就是这么一丁点儿大的音箱居然也能有像样的低音,而且是规规缈矩矩的,还真的不赖!一曲DixieChicks最新专辑HOME的Trackl2《Topoftheworld)),其具弹跳力、跃动感的节奏,低音电贝司的厚重音阶在此听来‘‘感觉”上是相当的清晰;可以说成是对比其箱体体积而言自然且毫无牵强感。人声质感也很不错,在表现NatalieMaines那种特质嗓音上可算中规中矩的;但略感遗憾的却是伴奏的EmilyErwin的Banj,声之泛音在交待的过程中显单薄且马虎,比较难以通过正常聆听手段去感知发声相近的乐器在同音阶下的各自特点,曼陀铃与斑卓琴之间的微妙区别:原因何在?私下里认为这Richmond 3在高频上段的某个区域至极高频段(7kHz-20kHz),上的设计处理方式不无关系。聆听一段电影代表作一一,花样年华…原声唱片中的Track3,4(AnkorWarThemeI&I丁MFLI);这意犹末尽的感觉就越发的清晰。毕竟扬声器的尺寸还是太小了!参照图片及相关数据;我们可以知道此物就算是在‘书架”式扬声器这一小体积类别当中都是属于最力迷你的那种类型:设计者在把握其声音取向时就难免遇到这样或那样须要取舍及妥协的问题‘是小而全:还是小而精的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
精确的聚焦
Richmond3就是这种”小而全”的代表:如此细小的单元尺寸及箱体容积,而该产品的顾客群体却又希望得到较为丰满或厚实的低频段,灵敏度又不可能压得太低、这样会额外增加顾客的使用成本?品质优良的大功率后级不可能价廉物美,在这么一高难度述求之下:设计者准免就要耍些手段或伎俩;首先采用低频反射式箱体的设计以增加低频下段,40—80Hz,某个区域的能量;又一箭双雕式的保证了扬声器具有一定的效率及灵敏度;再下刀切去高频段某个区域的部分能量;通过熟练运用心理声学的遮蔽理论去调控最终的听感,以达到我们现买所能直接感知的这一声音类型:究其手段而言:高明二字当之无愧.在((AnkorWatThheme I&ITMFLL这两曲中的第 一曲,就大提琴钩弦演奏的声音而言:Richmond3的表现力精准且具分析力,但另一把大捉琴的拖弦音就缺乏应有的那种意味深长感:在音域的向上延伸上也不足够:相比之下倒是开场的那段环境噪音足够吸引人,音场鲜活感十足!第二曲中的揉 弦吉他弱音伴奏倒也精致;引人人胜之处却在于其声音的聚焦与定位能力十足,乐器声音的聚焦可以说是异常精准,其精确度之高足以干扰你对乐段中乐器声音准确程度的判断或计较.
换一种说法,也就是在聆听过程中Richmond3首先打动人的是其漂亮呈现出歌者,乐团或舞台的幻像!每一件能发声的物体都能形成一准确、清晰的聚焦:我想;这也许才正是设计者的最终目的;因为箱体很小,只要下本钱搞对了高低音单元的相位关系及最佳聆听轴的设置:而且保证在听感上有那么一种超越体积的.适量的低音膨胀度:以少部分的音域缺失作代价还是物超所值的;毕竟那个频段的正确否并非人人都会敏感或如此在意。放松过度敏感、紧张的神经去聆听Richmond 3,重播同张专辑中的一曲已故抒情歌王NatKingCole\Quizas,Quizas,Quizas}就能很好地了解设计师的用心良苦,在这曲拉丁风格的情歌当中用不着你去用心留意』那各式各样的小敲击乐器就能一一呈现眼前、准确的分布在(Richmond3)撑出的广袤音场中那应该位置上;夸张地说:就像那两只小魔术家凭空消失了,仅仅留下的是动人情歌、优美的音乐、及划破空气的声音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