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鸿一瞥--台湾第一对Infinity IRS V


Infinity IRS V是目前喇叭的极限产品,它最高、也可能最重;它推低音的扩大机功率最大;它所使用的单体最多;它也可能是最贵的;最重要的是:它是现代音响美学与新科技的结晶(图中低音柱恰好被中高音柱遮住了。)

这是一对什麽样的喇叭?

它的身高228.6公分、宽119.38公分!

现在大楼的楼板高度约260公分,普通门房的宽度约82公分

它的体重总共681.82公斤!

一部祥瑞1000才七百多公斤。

它每边有 6支 12吋低音单体在负责 70 Hz(可调)以下的低频!。

最大风速每秒几公尺呢?

它每边有一部2000瓦的后级在推低音柱!

二边加起来就是4000瓦,开机瞬间是否全楼要断电?

台湾第一对是卖在彰化,由于楼梯狭窄无法搬运,据说后来请来吊车,从阳台「破牆而入」始成全好事。

而现在,在我面前的,就是台湾第一对Infinity IRS V!

这对IRS V是摆在曹医师的地下室裡,从未进门开始,我就四处留意是否有「敲牆补壁」的痕迹,可惜一切正常,所有的牆面楼梯都没有新粉刷的痕迹,这令我有一点点失望。从客厅下到地下室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到地下室的楼梯又宽又直又高,到了地下室又没有拐弯,难怪不须打孔(我原先以为可能要在客厅地板打一个大洞,将喇叭垂下才行。)看来曹医师是真正「高瞻远瞩」的人,否则,当初何以会将地下室的楼梯作得那麽宽大?

地下室能摆下这庞然巨物吗?一般地下室当然不行,但是曹医师的地下室可以,那是一个佔地二、三十坪的地下室。长度很长、宽度最少也有五米多。饶是如此,二片一米多的中高音一摆,中间也剩不到三米了。在图片上看IRS V没有很大的感觉,但是一旦走到它旁边,面对着它时,才觉得自己确实有一点「淼小」,那六个12吋的低音单体稳若磐石的立在那裡,随时准备发出大地震的威力;那总共四十八片,明晃晃的EMIM及EMIT单体更像那展着银翅的精灵,不久即将飞翔于整个空间中。同行的林清荣看了IRS V后儘是摇头感歎!他自己用的是RSI-B,在他的感觉上已经很巨大了,没想到今晚一睹IRS V真面目之后才知一山还有一山高,IRS V那种泰山压顶、堂堂皇皇的气势根本就不是别的喇叭所能表现出来的。那晚同行的还有本刊顾问刘仁阳、布市余标平、卡门音响的老板李友德,以及卡门的技师。这其中刘仁阳、余标平、林清荣三人都是Infinity帮的,让他们来听听这支Infinity的老大哥,也好印证一下小兄弟们的功力已达到什麽境界。

由于IRS V刚入门不久,尚在调校阶段,因此当晚烧友们的任务就是为曹医师提供意见,我们带了几张CD前去,就用曹医师那部Sony CD唱盘来放。从Audio Research SP-11 II及Mark Levinson No 20所发出来的声音的确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因为从来就没有听过这麽大的喇叭在那麽大的空间中发声过。像我们放「歌剧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那张时,那股直往下沉,然后再往聆听者身上推挤过来的低频实在要让人摇头歎息!小喇叭怎麽能发出这种庞大的规模感?难怪TAS主编HP老兄一用上IRS V之后再听其他喇叭都已食不知味了。序曲听完,再听第五首,唉!人家这个才是极低频呀!又深、又沉、又轻鬆、控制力又强的极低频一直不断的往身上袭来。简直就像是在作按摩般。这二边共十二支十二吋的低音单体加上4000瓦的扩大机让我们重新体认到低频以及极低频的威力。

接着我又试了一张Morricone的电影音乐精选,这第一首裡面就有许多很低的频率,那种频率就像某种低频「澎」的一声以后开始像漏斗状的往下沉潜。在低频下沉的同时就有震波一直传过来。这种低频我以前也都听得出来,但是没有那麽轻鬆。IRS V在重播这种低频时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从后面往前看,中高音柱是一片薄薄的弧形,在弧形的中央锁上二排EMIT及EMIM单体。而EMIT单体不仅前面有,连背面也有。在图中各位当可清楚的看到。而低音柱后面下方那个长方形铁盒子就是每边2000瓦的后级,一个低音柱有一个后级。

听了一阵,我们发现聆听位置似乎太前面了(距中高音柱约3公尺多),以致于音场中间有空洞的感觉,于是我们架起仪器,利用频谱先扫瞄一遍,结果发现在极低频部份有搴值,而且在 16 K Hz及20 K Hz处有衰灭,极低频(20~40 Hz)有峰值比较没问题。因为20~40Hz的桉值对于聆听的威胁不大,它不会令聆听者的耳朵轰轰然。它祇会使聆听者感觉低频过强的压力。为了追求完美,我们尝试以调整低频伺服控制器来降低20~40 Hz之间的峰值,试了许多种调法、极低频峰值祇降低了一点。再来我们移动那二个音柱,结果效果也不大,就在调整之时,我又再次领受到IRS V低频的厉害,因为当我将身体移向一处靠牆角落时,突然感到一股低频袭来,令我悚然一惊。我说「袭来」并不是空泛的形容词,它是真正有实体的「袭来」,它不是听觉的感受而已,而是皮肤、骨头所感应到的振动。

当我们试过搬动低音柱以后,大家建议将聆听位置往后移,说不定这样能改善极低频与高频。当我们将位置往后移约二公尺以后,再测!咦、极低频的峰值又降下了一些,而且更好的是16 K Hz及20 K Hz的高频也补足了2 dB左右。在这个位置上,我们几个人轮流听了一阵,都觉得比坐在前面还好,不但音场中间的空洞补起来了,而且音场感觉更大了,它让人觉得整个房间都充满了音乐,但是很奇怪,却没有什麽压迫感,难道这是Infinity那独特的EMIT, EMIM中、高音单体的功劳吗?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